常見的汽車密封性測試方法是什么?
常見的汽車密封性測試方法有很多。
比如氣門密封性測試,常用方法有輕拍法,將氣門與氣門座圈密封帶面擦凈,氣門頭距氣門座 20 至 30mm 時輕拍數下,工作面出現完整光環為正常;劃線法,在氣門工作面上每隔 8mm 左右用鉛筆畫線,氣門放氣門座旋轉 1/4 圈,線條均斷表示密封良好,否則需重新研磨;加壓法,從進、排氣管接口注入 50mL 煤油,施加 0.020 至 0.030MPa 氣壓,看有無煤油經氣門滲出,有則重新研磨;涂色法,在氣門工作面上涂紅色印泥,氣門壓下氣門座旋轉,360°內都有均勻印泥說明密封好,反之重新研磨;氣門密封錐面檢查,密封錐面應是均勻連續研磨痕跡,否則重新研磨或更換。
汽車零部件氣密性檢測,主流方法是氣密性檢測,即氣檢法。像汽車激光雷達密封性測試、前后攝像頭防水測試、鯊魚鰭氣密性防水檢測、新能源電動汽車的電池包密封性測試、ECU 氣密性防水檢測、充電槍密封性防水檢測等都可用氣檢法,其不會對產品造成二次損害,空氣分子比水分子小,測試結果更精確,效率也高。
汽車行業氣密性檢測方法有壓力法,向被檢測部件內部充入一定壓力氣體,觀察壓力變化判斷是否泄漏,檢測速度快、準確性高,但需專用設備,成本高;真空法,將部件內部抽成真空,觀察真空度變化判斷泄漏,檢測精度高,適用于密封性要求高的部件,但檢測時間長,操作復雜;氣泡法,將部件浸入水中或涂肥皂水,充入氣體觀察有無氣泡,操作簡單、成本低,適用于小型部件,但檢測精度低,易受外界因素影響。
汽車密封性能測試分靜態和動態,靜態針對車門、發動機蓋、行李箱蓋等靜態部位,動態針對車輪輪轂、車軸等動態部位。
汽車轉向燈密封性檢測有正負壓測試,抽真空保持一定時間,壓力下降在允許范圍內則氣密性合格,但有時會失真,準確率低,應用不廣泛;成分分析法,充入特定檢測氣體,用成分分析器檢測泄漏氣體分布單元判斷密封性,并定位泄漏縫隙;超聲波檢測法,利用超聲波傳播特性判斷,非接觸、非破壞,但設備成本高,操作復雜;光學檢測法,檢測光線投影相位偏移和折角變化分析判斷,直觀但效率低、誤差大;氣壓檢測法,充入壓縮空氣檢測內部壓力變化判斷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