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馬自達圖標的歷史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馬自達的圖標有著豐富的歷史演變過程。
最開始,馬自達的前身是一家軟木塞生產公司,其徽標是帶有虛線的紅色圓圈。
1927 年轉型到重型機械制造后,1931 年生產第一輛三輪卡車 Mazda-Go 時,車上用的還是軟木塞公司的標記。
后來,馬自達根據廣島的名字在 1936 年開發了綠色背景上有三條波浪線的 LOGO,代表大田河三角洲的三股水流,一直用到 1950 年代后期。
1954 年,因出口車輛需要,馬自達開發了以圓形圖案中間帶字母 M 且兩端拉長與圓圈相交的徽標。
1964 年 Cosmo 原型機及 1967 年生產的 Cosmo Sport,馬自達將圓角徽標嵌入三角形中。
70 年代中期,馬自達使用拼寫字母和風格化的 Z 字樣徽標,直到 1997 年。
90 年代,馬自達曾推出方形菱形徽標,類似雷諾的徽標,存在時間較短。
1992 年,馬自達將該標志裝飾在第一代 Miata 等汽車上,1997 年開發出類似翅膀的 V 型字形且與方形圓交會形成 M 形的徽標,一直使用至今。
馬自達車標的演變反映了其不斷發展和創新的歷程,從最初的簡單設計到如今富有特色和寓意的標志,展現了品牌的成長與進步。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奧迪 Q4 各版本在安全性能上整體都較為出色,區別主要體現在一些細節配置上。在車身結構方面,各版本均采用高強度鋼和熱成型鋼,扭轉剛度出色,為被動安全打下堅實基礎。而在駕駛輔助等主動安全配置上,部分版本會有差異,如創境版有 ACC 自適應巡航
判斷新能源轎車的安全性,可從車身剛性、主被動安全配置、電池包及系統安全、專屬平臺設計以及品牌安全性等多方面入手。車身剛性影響碰撞時的結構完整性,如上汽大眾ID.系列采用大量熱成型鋼保障安全;主被動安全配置能在事故前后降低傷害;電池包及系統安
車內降溫裝置性價比高低因個人需求而異,沒有絕對的最優選擇。比如霍尼韋爾車用制冷劑能確保空調穩定高效運作,對依賴空調降溫的人而言性價比不錯;車冷王氣霧急速冷卻劑瞬間降溫效果出色且環保,若追求快速降溫體驗則值得考慮;希安斯汽車電路板極速制冷速凍
無極 SR150s 一年前便已在歐洲上市,不過關于其在其他海外市場的上市時間安排暫未可知。摩托車在不同海外市場的上市計劃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諸如當地法規政策、市場需求狀況以及品牌戰略布局等。歐洲市場因其獨特的消費需求和成熟的摩托車文化,往往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