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車的續航能力如何提升?
新能源電車提升續航能力可從多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在車輛硬件上發力,采用先進電芯與技術,優化空氣動力學設計來降低風阻,實現整車輕量化,利用動能回收系統等;另一方面要在駕駛習慣上下功夫,出發前熱車并低速運行,合理運用駕駛模式,保持平穩勻速行駛,減輕車內重量等。通過軟硬結合的方式,能讓新能源電車續航得到有效提升 。
在硬件方面,先進電芯和技術的運用至關重要。一些車企不斷探索新材料、新工藝以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為續航提升奠定基礎。就像極氪 001 使用的 Ni55+電芯和 CTP 技術,便是技術創新助力續航增長的典范,這種創新技術讓電池在有限的空間內儲存更多能量,從而增加車輛的續航里程。
優化空氣動力學設計是另一個關鍵因素。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風阻會消耗大量能量。如果能夠通過精心設計車身線條、優化外形,降低風阻系數,就能減少能耗,使車輛在同等電量下行駛更遠。流暢的車身輪廓、合理的前臉進氣格柵設計等,都有助于車輛在空氣中更順滑地穿梭,降低風的阻力,進而提升續航表現。
實現整車輕量化也是提升續航的有效途徑。比如采用單擋固定齒比變速箱,這種變速箱結構簡單、重量輕,減少了車輛的整體負荷;還有使用全鋁車身或鋼鋁復合車身等,這些新型材料在保證車身強度的同時,大大減輕了車身重量。不過,輕量化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增加造車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對續航提升和節能具有重要意義。
動能回收系統的利用,為續航提升開辟了新路徑。當車輛減速或制動時,該系統可以將車輛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并儲存起來,實現能量的回收再利用。雖然車輛在滑行時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拖拽感,對駕乘舒適度有輕微影響,但從整體續航角度看,它能有效減少能量浪費,增加車輛的續航里程。
在駕駛習慣方面,出發前熱車并低速運行是個好習慣。啟動后先低速行駛幾分鐘,讓電池升溫到適宜的工作溫度,能使電池性能得到更好發揮,為后續行駛提供穩定的電量支持。同時,合理運用駕駛模式也不容忽視,像埃安全系車型提供 4 種駕駛模式,其中單踏板模式有助于回收電能,節能模式則能最大程度降低能耗,車主可以根據實際路況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模式。
保持平穩勻速行駛對續航提升效果顯著。急剎車和急加速會使電機瞬間消耗大量電能,而勻速前進能讓電機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穩定的電流輸出可有效降低電耗。并且,減輕車內重量也能為續航加分,關閉不必要的電器設備,如空調;清理車內滯留的物品,都能減少車輛負載,降低能耗。
此外,定期檢查車況同樣不可忽視。檢查輪胎氣壓是否正常,前輪定位是否準確,底盤是否潔凈,制動系統是否良好等。輪胎氣壓不足會增加滾動阻力,導致電耗上升;制動系統異常會使車輛行駛時存在額外阻力,影響續航。只有確保車輛處于最佳狀態,才能讓續航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總之,提升新能源電車的續航能力是一個綜合性課題,既需要汽車制造商在硬件技術上不斷創新突破,也需要車主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并做好車輛保養。只有通過多方面的協同努力,才能讓新能源電車在續航能力上不斷提升,為綠色出行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