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價格表在不同地區有多大差異?
新能源汽車價格表在不同地區存在較大差異。
比如特斯拉 Model Y,在中國內地的起售價為 28.89 萬元人民幣,而在新加坡,消費者購買一輛 Model Y 需要花費約 142,471 新元,若加上消費稅和登記稅,價格還會翻倍。
這是因為新加坡稅收、關稅和注冊費高,且擁車證數量有限,導致汽車整體價格昂貴。
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激烈,眾多本土品牌的新車型和促銷活動使得價格更具優勢。
再看小鵬 P5,在歐洲市場的價格比國內高出 30%,這涉及物流、稅費等原因。
寶馬 i4 和 iX 由于是進口車型,在國內售價相對較高,i4 在北美賣得最便宜。
奔馳 EQC 和 EQS 在國內買的最貴,EQS 在北美市場售價比國內便宜接近 40 萬。
大眾 ID.4 在中國和德國都是本土生產,但中國市場的入手門檻比德國老家便宜超過 10 萬元,且德國本土的 ID.4 電池包容量還比中國版小。
極星 2 在北美市場的價格比國內貴了七八萬,在歐洲市場買的也不便宜,但其在海外市場銷量比國內好。
上汽大眾 ID.3 在國內江浙滬地區最高優惠幅度可達 4.3 萬元,起售價僅為 11.99 萬元,而德國本土售價約為 32 萬元人民幣。
奔馳 EQC 在德國官方售價為 7.1 萬歐元,折合 57 萬元人民幣,國內指導價看似差距不大,但實際落地價格為 30 萬元左右甚至更低。
小鵬 P7i 在歐洲售價約合 36 - 51 萬元人民幣,國內指導價為 20.99 - 33.99 萬元。
蔚來 ET5 在歐洲整車起售價格約合人民幣 45.9 萬元,國內指導價為 29.80 - 35.60 萬元。
比亞迪漢 EV 在德國售價約合人民幣 50.49 萬元,國內售價約為 21 - 29 萬元。
造成新能源汽車在不同地區價格差異的原因主要有:海外電動車產業規模小且不成熟,國內新能源車銷量遠超歐洲,大規模生產利于降低成本。發達國家人力成本高,如德國工人平均月薪約合人民幣 3.2 萬元,而上海特斯拉工人綜合福利下月薪近 1 萬元。國內汽車市場競爭大,內卷嚴重,各大車企紛紛降價促銷,新車定價不斷拉低,使得汽車價格更實惠,更具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