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 Mini 車標設計經歷了哪些變化?
寶馬 MINI 車標設計歷經諸多變化。1959 年,其車標中央有牛津城標志、紅色的牛與三條藍色波浪線,兩側是雙翼圖案;1961 年 MINI Cooper 車標增添紅色字體與綠色葉子;1969 年啟用盾形車標;2001 年寶馬收購后采用立體車標;2018 年 3 月新標以白底黑線呈現,翅膀變為四條黑線,更加扁平化、線條簡練。這些變化見證著品牌的發展,融合傳統與未來,愈發凸顯品牌特色。
在1962年,車標風格為之一變,呈現出的是銀色圓圈樣式,內部有紅色“Mini Cooper”字樣,兩側還配上了巨大的方形翅膀,這種設計在視覺上給人更強的沖擊感,也讓車標更具辨識度,展現出獨特的風格魅力。
到了1968年,車標又有新模樣。一個被白色輪廓包裹的黑圈成為主體,內部字母全部大寫,并著重突出首字母“M”,字體也變得更加時尚。同時,翅膀縮小且邊緣變為黑色,顯得圓潤不少,整體給人一種精致且富有現代感的視覺體驗。
2000年寶馬收購MINI后,舍棄了路虎的六邊形盾牌標志,對傳奇鷹徽進行現代化改造。2001年,標志為銀色輪廓包裹的平面黑色圓圈,兩側銀色翅膀鋒利,隨后演變成三維形式,包括黑色圓圈、銀色輪廓夾在兩個帶硬邊的銀色翅膀之間,立體車標讓MINI的標識更具質感與立體感。
而2018年,標志重新設計簡化,顏色為單一黑色,由3D回歸2D,圓形被壓平,著重強調翅膀線條。同年3月啟用的新標,以簡潔的白底黑線組成,兩旁的翅膀被四條黑線取代,不僅順應了當下的設計趨勢,更巧妙地致敬了品牌誕生之初的設計理念。
寶馬Mini車標的每一次變化,都是品牌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注腳。從最初的復雜元素組合,到后來不斷簡化、立體與扁平風格的交替,都反映了品牌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思考與追求,始終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前行,塑造著MINI獨特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