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斯萊斯車標圖片的設計演變歷程是怎樣的?
勞斯萊斯車標圖片的設計演變歷程極為精彩。最初,其平面車標是兩個“R”重疊,這是勞斯與萊斯姓名首字母,象征二人融洽合作,鑲嵌于發動機散熱器格柵上部。后來,浪漫故事催生了著名的“飛天女神”標志,1911 年正式成為車標,在歲月變遷中,其材質、尺寸和樣式不斷調整。這些演變不僅承載著品牌歷史,更讓勞斯萊斯車標成為汽車行業經典,盡顯奢華尊貴。
在20世紀初,當時很多汽車流行安裝立標,早期勞斯萊斯車頭的標志是由“皇冠、車輪上的英國和翅膀”組成。不過,上流社會的車主們熱衷于更換原廠立標,這也為新標志的誕生埋下了伏筆。1909年,一款名為“低語者”的雕像開始流行起來,其原型是蒙塔古勛爵的情人埃莉諾·貝拉斯科·桑頓小姐。后來,勞斯萊斯的總經理克勞德·約翰遜邀請雕塑家查爾斯·羅賓遜·塞克斯,以這個形象為基礎創作了“歡慶女神”。
“歡慶女神”最初的形象是雙手牽拉著裙擺,迎風展開雙臂,仿佛在迎接每一段旅程。這個標志起初為標準的銀白色,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一些追求極致奢華的車主開始使用黃金來制作,讓“歡慶女神”更顯尊貴。自1915年起,飛天女神車標從原本的銀白色改為鎳合金制作,材質的改變讓車標更加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汽車工業發展的需求。
每一尊“歡慶女神”都堪稱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它采用傳統蠟模工藝,也就是脫蠟鑄造工藝。先精心制作蠟模,再包裹上硅土,經過高溫烘烤后注入液態金屬,冷卻之后敲開外殼進行精細打磨。整個流程漫長且復雜,早期塞克斯和女兒約瑟芬還會親自鑄造并簽名,足見其對品質的執著。在這漫長的演變過程中,“歡慶女神”的尺寸和樣式經歷了幾次調整。但無論如何改變,其優雅、靈動的氣質始終如一,并且在一次次的改進中愈發精致細膩。
隨著時代的發展,勞斯萊斯歸入寶馬旗下后,品牌標志又有了新的變化。汽車公司的雙R車標呈現為銀黑色,而發動機公司的LOGO則是藍白色。后來發動機公司品牌升級,新的LOGO文字變為無襯線字體,顏色也有所加深。同時,歡慶女神雕像也有了平面圖像形式,其朝向從左變為右,還選用了“歡慶紫”和玫瑰金色調,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時尚感。不僅如此,汽車“雙R”標志只保留在汽車產品上,附屬產品則使用“雙R”組合字母。全新文字標識“RollsRoyce Motor Cars”縮小了“Motor Cars”的尺寸,采用Riviera Nights字體并優化斜角,為歡慶女神進行了全新視覺優化設計“掠影”。
從兩個“R”重疊的平面車標,到優雅靈動的“飛天女神”,勞斯萊斯車標的設計演變歷程見證了品牌的成長與發展。每一次變化都融入了當時的時代特色與品牌理念,既保留了經典元素,又不斷創新突破。如今,勞斯萊斯車標已然成為汽車行業無可替代的經典標志,散發著永恒的魅力,繼續書寫著奢華汽車品牌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