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 A7 國產最新價格與競品相比如何?

奧迪 A7 國產最新價格與競品相比具有一定特點。

目前奧迪 A7 在售的 3 款車型,實際成交價格 44.82 - 63.89 萬元,最高優惠達 15.05 萬元。

比如 2024 款 40 TFSI 豪華型 44.82 萬起,2024 款 45 TFSI 臻選型 47.63 萬起,2024 款 55 TFSI quattro 尊享型 63.89 萬起。

奔馳 GLC 相比,奧迪 A7 價格更高,奔馳 GLC 成交價格 32.28 - 42.63 萬,最高優惠 10.50 萬。

奧迪 A6L 相比,奧迪 A7 價格明顯更高,奧迪 A6L 成交價格 29.09 - 45.97 萬,最高優惠 19.71 萬。

與寶馬 6 系 GT 相比,寶馬 6 系 GT 成交價格 40.47 - 63.09 萬,最高優惠 22.05 萬。

與奔馳 E 級相比,奧迪 A7 價格較高,奔馳 E 級成交價格 34.18 - 54.48 萬,最高優惠 11.00 萬。

與寶馬 5 系相比,奧迪 A7 價格高。

奧迪 A7 價格與競品車型相比,有自身特點。其售價在 57.38 - 70.48 萬之間。

與奧迪 A6L 相比,價格高出約 17 萬,A7 是進口車型,做工細節更優,外觀更年輕動感,運動感強,動力配備 2.0T 高低功率發動機,大功率發動機扭矩高,0 - 100 公里加速時間 7 秒,比 A6 更激進,懸架操控性也好。

與奔馳 S 級相比,S 級級別高、動力強,價格 96.26 - 204.26 萬。

A7 的競品還有寶馬 530Li 和奔馳 E300L,它們同樣是中大型轎車,市場定位相近。寶馬 530Li 官方指導價 43.99 - 52.59 萬元,經銷商報價 35.29 - 42.09 萬元。

奔馳 E 級價格相對低于 A7。

A7 雖價格偏高,但有進口身份、獨特外觀和更強動力等優勢。

就在最近,全新奧迪 A7 在臺灣上市銷售,售價約為 50 萬元起步。而目前在國內,老款車型的售價是 59.48 萬元,但優惠力度非常大,優惠之后基本在 50 萬左右,有的地方已優惠到 47 萬元,雖為豪華車標桿,但因優惠力度大,國內保有量蠻高。

奧迪出狠招,全新奧迪 A7 將國產,檔次遠超 S 級,賣 40 萬要被瘋搶。

新車采用全新設計,個性時尚,走運動路線,大溜背造型營造出極強運動感,是奧迪家族全新車型中最動感的一款,顏值最高,力壓寶馬 X7 沒問題。

近日 2023 款奧迪 A7 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 3 款車型,售價為 58.58 - 78.48 萬元。

而上汽奧迪 A7L 售價為 41.87 - 77.77 萬元,國產車型在售價上有明顯優勢,但進口版車型人氣更高。

奧迪 A7 是豪華中大型轎車中少見的轎跑車型,車長 4976mm,軸距 2928mm,配上溜背車身,更時尚。

中大型轎車一般大氣、穩重,奧迪 A7 卻提供罕見動感氣息,人氣很高。

奧迪 A7L 號稱國產版,但變成普通三廂轎車,令不少粉絲失望。

或許預知消費者不滿,奧迪 A7L 國產化后車身長度提升到 5076mm,軸距提升到 3026mm。

奧迪也分南北,國產 A7 落戶上汽奧迪,比 A6L 更高端,不足 40 萬。

未來還將繼續推出新車型,國產后的奧迪 A7 起步價格在 40 萬左右甚至不足 40 萬,很有誘惑力。

內飾重新設計,和現款奧迪 A8 基本一致,有視覺沖擊力。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38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9.0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菲亞特車的安全性能較為出色,在同級別車型中名列前茅。從車身結構來看,像菲翔大量使用高強度鋼板,占比達65%,且采用激光釬焊等工藝增強剛度,還有前后潰縮區吸收碰撞能量。在安全配置方面,諸多車型配備博世9.0 ESP、ESC車身穩定系統等。此外
豐田 Supra 的性能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它動力卓越,搭載的 3.0T 渦輪增壓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 250kW,最大扭矩 500N·m,配合 8 擋手自一體變速箱,輸出強勁平穩。中置后驅的布局以及電動助力轉向等配置,讓其操控性極佳。
購買奧迪 RS 7 時,需要留意外觀、內飾、配置、空間和價格等方面的細節。外觀上,其車頭硬派,頭燈功能多樣,車身線條流暢,車尾設計獨特;內飾采用 Alcantara/翻毛皮材質方向盤,真皮座椅舒適,中控臺合理有層次;配置達到同級別主流水準,
購買四輪摩托車,需要從車輛類型、排量、駕駛證、預算、性能、品牌售后等多方面注意。四輪摩托車類型多樣,不同類型與排量對應不同駕駛證要求,這是上路的基本前提。同時,購買不能只看車價,要預留足夠預算應對各類隱形支出。性能方面關注發動機、懸掛等,知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