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奧迪 quattro 技術的歷史淵源是什么?
奧迪 Quattro 技術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 1907 年,當時戴姆勒公司最先發明了四驅系統。
1976 年與 1977 年交接的冬季,奧迪工程師在瑞典雪原執行車輛測試任務,發現搭載四驅系統的軍用越野車大眾 Iltis 在雪地行駛性能上優于奧迪前驅轎車,這讓奧迪工程師萌生在乘用車配備四驅系統的想法,得到皮耶希支持后啟動了代號為 262 的四驅乘用車研發項目。
1977 年,奧迪技術總監費迪南德·皮耶希決定要做出四驅系統的車,兩年后奧迪 quattro 系統誕生,并于 1980 年在日內瓦車展亮相。
最初,quattro 系統是為比賽開發的,搭載該系統的賽車在賽事中成績出色。
奧迪 quattro 雖是借鑒前人的四驅技術,但卻是首個將四驅技術應用在民用轎車上的,解決了四驅系統輕量化的大問題,還秉持著輕和優良抓地力的理念不斷探索。
奧迪工程師巧妙利用空心軸傳動技術,將兩根實心軸套在空心軸內,通過差速裝置向前后車軸傳遞動力實現四驅。
后來隨著發展,奧迪根據發動機布局和電控技術變化,采用了托森中央差速器、瀚德中央差速器、粘性聯結軸式差速器等多種結構。
quattro 不是某一種四驅結構的代名詞,而是奧迪四驅系統的統稱,不同車型的四驅結構有差別。
奧迪 quattro 四驅系統從誕生以來不斷發展,從最初到現在歷經多次變革,在汽車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記。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硬派越野車應對極端路況,需憑借硬核配置與精湛駕駛技巧。它常采用非承載式車身與整體橋非獨立懸架,配合全時或分時四驅系統,提供強大越野能力。駕駛時,提前勘探路線很關鍵,面對不同路況又各有技巧,如沖坡謹慎、沙地勻速、涉水低檔等。同時,攜帶救援裝備
大眾 T3 的燃油經濟性較為出色。它搭載的 1.9 升柴油發動機,在提供 102 馬力動力的同時,每 100 公里綜合油耗僅約 5.5 升。這樣的油耗表現,在同類型車輛中頗具優勢。較低的油耗意味著更少的燃油消耗與成本支出,也體現了大眾在這款
豐田 86 近期價格存在波動。在新車市場,多地經銷商為促銷給出不同程度的降價優惠,像安徽合肥最高讓利 3 萬元,成都最高優惠 0.5 萬元等,并且淡旺季價格有差異,淡季優惠通常更多。二手車市場價格也不穩定,不同車齡車型都有降價情況。此外,受
鑒別二手奔馳 S 的車況,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評估。外觀上,要仔細查看車身有無劃痕、凹陷、銹蝕,漆面是否均勻;內飾方面,留意座椅、方向盤的磨損狀況以及座椅調節功能是否正常。機械性能檢測也不容忽視,檢查發動機、底盤懸掛、剎車系統等是否存在異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