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自動駕駛的成本有多高?

端到端自動駕駛的成本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模型訓練成本,像特斯拉的 FSD 累計學習的人類駕駛視頻片段超 2000 萬個,僅采集成本就達 50 億至 80 億元。

其次是數據采集、清洗和篩選的成本,這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另外,端到端自動駕駛還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比如理想有五千張 A100、A800 等同的訓練卡,租卡一年就需 10 億。

在硬件方面,傳感器成本和芯片成本也不能忽視。Nullmax Intelligence 采用純視覺路線,不使用高精地圖,其低中高三大技術方案中,僅搭載 1 顆攝像頭的 1V 方案,基于一顆來自 TI 的 2 TOPS 算力芯片,可實現基礎的 L2 級別輔助駕駛,成本在小幾千塊錢范圍內。

特斯拉 Robotaxi 的車輛成本預計低于 3 萬美元。蔚來最新的 OTA 包含了業內首個應用端到端技術的 AEB,用了 20 億公里的數據集來訓練這個端到端模型。

總之,端到端自動駕駛的成本較高,需要在技術研發、數據采集、算力支持和硬件配置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9.09萬
獲取底價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3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別克GL8商務車非常適合長途旅行。國內良好的基礎設施,為GL8長途旅行奠定了基礎,哪怕是進藏,多數道路它也能順利通行。其內部空間寬敞,讓駕乘者不易疲勞;動力充沛,在高原也有出色表現。而且它載客載重能力強,后排座椅放倒可變床,還能攜帶大量物資
奔馳 S 級哪一款最受歡迎并無定論,這主要取決于個人的需求與預算。倘若追求高性能與豪華體驗,2024 款改款 S 500 L 4MATIC 匠心高定版和 2024 款改款 S 450 L 4MATIC 會是上選;若更注重舒適性與商務用途,2
吉利新遠景的外觀造型獨特且富有魅力,融合時尚動感與家族特色。其前臉采用標志性的水滴漣漪式或全新家族式回形格柵,與大燈緊密相連,鍍鉻裝飾巧妙延伸,既提升辨識度又顯大氣。車身線條流暢,白色款簡潔干凈。尾部運用回型紋理飾件,鍍鉻條增強橫向視覺寬度
在混動汽車領域,比亞迪、豐田、本田、寶馬、奧迪等品牌的混動技術較為成熟。比亞迪有多款車型,如秦 PLUS DM-i 性價比高、宋 PLUS DM-i 油耗低續航不錯、唐 DM 舒適性和續航能力出色。豐田的凱美瑞雙擎與卡羅拉雙擎省油耐用、性價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