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甲殼蟲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哪里?

第一代甲殼蟲的設計靈感主要來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的 Tatra 汽車。當時,Tatra 在齊柏林飛艇設計師 Paul Jaray 的主導下打造全新的精簡化造車平臺,1937 年,四臺 T97 試裝車駛出了生產車間。

T97 搭載水平對置四缸發動機,后置布局,配備四輪獨立懸掛和液壓鼓式剎車,動力水平名列前茅,其流線設計更是備受關注。

費迪南德·保時捷與 Tatra 核心人物 Ledwinka 私交甚好,多次造訪捷克 Tatra 工廠,并被 T 系列車型的優雅設計深深吸引。在希特勒提出打造國民車的愿景后,費迪南德·保時捷著手打造大眾的首款車型 Tpye 1,也就是甲殼蟲。可以看出,甲殼蟲在造型上受到了 Tatra 理念的影響。

雖然 Tatra 因甲殼蟲的誕生提起訴訟狀告大眾涉嫌抄襲,但因德國入侵捷克,官司不了了之。二戰結束后,大眾公司在 1961 年以 300 萬德國馬克庭外和解。

第一代甲殼蟲汽車是由費迪南德·波爾舍設計的。1933 年德國的波爾舍博士設計了一種類似甲殼蟲外形的汽車,充分發揮了甲殼蟲形的長處,使其成為同類車中之王,甲殼蟲也成為該車的代名詞。

1934 年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生產了氣流牌小客車,采用了流線型車身外形。

1938 年,大眾汽車公司委托了弗迪爾德南德·保時捷領導的保時捷汽車工程設計了甲殼蟲這款新型小型車。保時捷目標是創造一款簡單、實用、易于維修的車輛,受甲殼蟲昆蟲啟發確定了獨特的圓潤外形,并在維也納大學的風洞里進行大量測試優化了空氣動力學性能。然而,由于二戰爆發,甲殼蟲汽車的量產計劃推遲,直到 1945 年戰爭結束后才開始量產,并很快走紅全球,以單一車型累計生產超二千萬輛的紀錄暢銷世界各地。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9.09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Q5L車內后視鏡手動調節需駕駛員親自操作按鈕或旋鈕來改變角度,而自動調節則依靠車輛智能系統根據光線等條件自動調整。手動調節時,比如通過車門上帶三角形標志的按鈕,能精準按照自己需求調出合適視角,更具自主性;自動調節則在光線變化時快速響應,
改裝行車燈是否合法不能一概而論,這取決于當地法規要求和改裝的具體情況。不同國家和地區對于行車燈改裝的規定存在差異,比如歐洲對日行燈顏色、亮度有要求,美國需符合聯邦標準,中國則規定要符合國家標準且不得影響其他車輛行駛安全。同時,私自加裝、改變
奧迪 Q5L 后座寬度約 1530mm 可帶來寬敞舒適的乘坐感受。一般來說,平均一個座位能有 60+mm 的寬度,就可較好地滿足乘客需求。奧迪 Q5L 較寬的車身,使得三名成年人在后排乘坐也不會過于局促。同時,其在后排座椅設計等方面也頗為用
奧迪 TT 敞篷的座椅舒適度很不錯。其座椅采用精致且高品質的皮質,棕色座椅上的方形紋路既美觀又增添質感,主副駕配備的腿托功能,為長途駕乘緩解腿部壓力。部分車型還有黃色菱形縫線的 S-sport 運動座椅等個性化設計可供選擇。同時,標配運動型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