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長安在智能駕駛方面有哪些突破?
重慶長安在智能駕駛方面有諸多突破。
在隧道場景內,長安汽車有跟車目標確定的方法。其通過獲取車輛行駛中的實時檢測數據,確定行駛環境和車道,若在隧道的最左或最右車道且無滿足跟車條件的車輛,會執行相應擬合拓寬操作來確定跟車目標,解決了車載雷達在隧道中受多徑反射影響導致跟車丟失的問題。
長安汽車還在自適應巡航方面不斷創新,比如先獲取待檢測目標車輛的多媒體信息,輸入基準數據模型得到基準數據,進而得到中心像素點坐標信息和實際距離,再結合車身傳感器獲取的實時信息確定安全距離,比對后切換車輛行駛狀態。
另外,還有自適應巡航的控制方法,獲取目標車輛速度和周圍感知信息,根據車道線信息確定目標車道線和曲率,判斷是否滿足偏移條件,若滿足則控制車輛執行避讓策略。
長安汽車在智能輔助駕駛的車云感知閉環處理上也有成果,車端獲取環境數據上傳到服務器,服務器劃分存儲空間,云端進行數據預處理、模型訓練和評估,車端完成模型編譯和應用,實現了業務全流程打通和系統自動化串聯。
早在 2016 年,長安就通過了 2000 公里無人駕駛測試活動,成為國內首個實現此長距離測試的自主車企。2017 年 11 月,長安獲得美國加州和重慶的無人駕駛試車牌照,是首個擁有中美兩國上路測試牌照的中國車企。2018 年 3 月,長安汽車宣布 IACC 將搭載在 CS55 實現量產自動駕駛,成為第一個實現此核心技術量產的中國品牌。隨后,具有自動泊車功能的新款 CS75 發布,第一個實現了 APA6.0 高級別自動泊車功能。2018 年 11 月,長安用 55 輛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 CS55 車型成功完成編隊行駛,創造最大規模自動駕駛車隊巡游紀錄。
目前,長安汽車已在部分量產車型上搭載全景輔助系統、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等科技配置。2020 年預計實現新產品全部聯網和 L3 自動駕駛車型量產,2025 年實現車載功能全部語音控制和 L4 自動駕駛車型量產。
長安汽車能取得這些成績,得益于其雄厚且具前瞻性的研發實力,掌握了三大領域 200 余項智能化技術,讓 100 余項智慧產品和服務走進用戶生活。其研發人員眾多,分布全球多地,還與博世、百度、法雷奧、地平線、英特爾等伙伴合作,不斷推動智能駕駛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