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當前汽車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

當前汽車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呈現出諸多特點。

整車方面,15 萬元以下和 40 萬元以上價格帶市場格局較好。比如在 15 萬元以下,比亞迪占據絕對優勢,其 DM-i 技術優勢明顯,在低端市場銷量與盈利能力兼具。而在 40 萬元以上,華為優勢擴大,市場仍為藍海。在 15 - 40 萬元區間,競爭較為激烈。15 - 20 萬元市場,燃油車價格下探,國產替代空間大,電車以比亞迪為主。20 - 30 萬元市場競爭最為激烈,老牌合資、比亞迪等傳統自主、新勢力車企及特斯拉均有布局。30 - 40 萬元市場,高端市場國產替代空間大,智能化、電動化沖擊 BBA 市場。

汽車零部件方面,優勝劣汰是未來幾年的主旋律,應關注長期推進格局好的龍頭公司,且供應鏈垂直和橫向一體化趨勢明確,重點關注品類擴張能力強的龍頭公司。

電池端,以舊換新對電車支持力度大,電車銷量有望超預期,關注隔膜、結構件、電池等在產能利用率提升趨勢下的機會。

從價格結構看,低端車型份額逐漸縮減,2023 年價格戰影響下,中高端車型價格整體下移。

從品牌格局看,自主品牌市占率穩步提升,在不同價格帶表現各異。10 萬以下價格帶,低端市場萎縮,純電微型車成主力,自主品牌份額增長近乎停滯。10 - 20 萬價格帶是主要賽道,自主替代已過半,比亞迪份額領先。20 - 30 萬價格帶,熱銷車頻出,自主替代空間大。30 - 40 萬價格帶,替代速率快,空間大,競爭加劇,理想上升至第二大品牌。40 - 50 萬價格帶,頭部效應顯現,自主轎車是藍海。50 萬以上價格帶,自主品牌空間廣闊,高度頭部集中。

在進口車市場,高端車為主,品牌集中度高。合資豪華品牌中,BBA 積極應對自主品牌沖擊,采取產品策略調整、終端折扣降價、增加進口車型國產化進程等措施。

總之,當前汽車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復雜多變,各品牌和企業需不斷適應和調整,以應對市場挑戰和機遇。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奇瑞小螞蟻電動車的充電時間因充電模式而異,快充一般0.5 - 0.67小時,慢充則需6 - 9小時。在快充模式下,電流較大,能在短時間內為電池補充大量電量,快速滿足出行需求。而慢充時,較小的電流緩緩為電池蓄能,雖耗時較長,但對電池的養護更有
本地二手五征車的保養成本通常不高。五征車配件相對單一,在本地農機商店較易找到,維修快捷方便。而且其技術優異、耐用性高,小問題能快速解決。以一年工作300天、每天行駛60公里計算,電動三輪摩托車保養成本遠低于汽油摩托三輪車。此外,五征電動三輪
林肯大陸價格受政策影響較大。政策因素在林肯大陸價格的形成與波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國六政策的調整,讓林肯大陸取消了 3.0 V6 引擎,僅售 2.0T 國六車型,這一變化勢必影響到車型的定價策略。此外,官方政策可能全國統一或因地區而異,不同的
進口四驅SUV與國產四驅SUV在多個方面存在差別。在車身架構、底盤減震、動力系統、驅動方式以及配置等方面各有不同。比如車身架構上各有特色,動力方面國產可能有更多新能源選擇,驅動方式也可能存在差異,配置上進口的可能材質更優,國產的后排空間更大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