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寶馬奔馳等否認價格暴降,行業(yè)專家有何分析?
國六 B 標準將于 2023 年 7 月 1 日起全面落地,這使得燃油車在 7 月 1 日前有清庫存的壓力,降價優(yōu)惠成為有效清庫存手段之一。
新能源汽車降價潮已出現(xiàn),以特斯拉為首的車企紛紛降價,這讓燃油車面臨要么轉產新能源,要么大幅降價應戰(zhàn)的局面。
對于網傳的奧迪大幅降價,廠家表示沒這消息,4S 店工作人員也認為熱門車型沒必要大幅降價促銷。奔馳寶馬同樣否認大幅降價傳聞,奔馳稱網傳優(yōu)惠幅度水分大,實際優(yōu)惠沒那么多。寶馬中國工作人員稱市場指導價沒變化,經銷商有定價自由,但多地 4S 店銷售人員表示沒聽說網傳優(yōu)惠政策。
在燃油車降價潮中,湖北雪鐵龍 C6 直降 9 萬元引發(fā)關注,眾多汽車品牌參與價格戰(zhàn),但也有熱銷車型未降價。新能源汽車方面,多家車企開啟“花式降價”,如比亞迪部分車型有專項限時營銷活動,長安深藍也給出限時優(yōu)惠。
近期,寶馬、奔馳、奧迪等豪華品牌集體退出價格戰(zhàn),采取“降量保價”策略。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這是為維護品牌價值,避免因持續(xù)降價影響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秩序。這些品牌更注重品牌價值和聲譽維護,不將追求銷量作為首要目標。
上半年,寶馬上半年在中國市場出現(xiàn)同比下滑,奔馳全球和中國市場交付量也下降。在 BBA 帶頭后,大眾、豐田等品牌也調整終端價格,但中低端合資品牌此舉可能與“以量取勝”定位相違背。
當前汽車消費市場主要玩家已逐步從燃油車企轉換到新能源車,合資和豪華車企退出價格戰(zhàn)最終受益的可能是新能源車。
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郎學紅稱豪車降價一方面是新興汽車品牌侵蝕高端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是消費者購買力恢復未達預期。
王鵬認為,隨著豪華汽車品牌退出價格戰(zhàn),國內汽車市場競爭將從價格導向轉向價值導向,有助于緩解惡性競爭,讓車企專注創(chuàng)新和品質提升,經銷商也能制定合理價格和服務策略提高盈利能力。
詹軍豪表示,退出價格戰(zhàn)后,車企需尋找新增長點,加大技術創(chuàng)新、產品設計和客戶服務投入,推動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