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 L4 自動駕駛需要哪些關鍵技術?

實現 L4 自動駕駛需要的關鍵技術有車聯網、激光雷達、精確定位、人機交互和規劃決策。

車聯網能讓交通參與要素有機結合,促進自動駕駛發展和構建智慧交通體系。

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重要且將向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的方向發展。

精確定位對自動駕駛很關鍵,高精度定位技術包括基于參考系統信號的絕對定位技術、環境特征匹配和 INS 系統提供航跡估計。

人機交互技術在未來汽車市場可能廣泛采用,需平衡好用戶體驗和安全。

規劃決策相當于自動駕駛的大腦,涉及多方面,常用技術有專家控制、模糊邏輯等。

此外,還需要 4D 成像毫米波雷達等高精度感知設備,它能實現距離、方位、高度及速度四個維度的信息感知,成本低于激光雷達,但目前技術尚不完善。

L4 級自動駕駛還需要路側配合,因為車端感知有局限,路端能彌補車端缺陷,提高性能并降低成本。

路側通過傳感器感知、邊緣云計算等車路協同能力參與車輛行駛控制,涉及車端、路側端和云端的信息互聯互通。但路側受制于輸入情況不易、技術需求增長等制約。

要實現進一步控制,需加快 5G 網絡布局,形成 V2X 系統,政府也要給予政策扶持。

路側系統對關鍵節點實時感知能保證安全,通過在不同路段布置場景和策略,如在隧道入口、出口及交叉匯入、匝道匯出處安裝感知設備和采取相應策略。

L4 級路端軟件架構包含路端感知體系、云端信息調度和邊緣計算平臺。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38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廣州本田凌派的空間利用率非常出色。該車車身尺寸為 4756/1804/1509 毫米,軸距 2730 毫米,在 A+級車中優勢明顯。其車內空間設計合理,前后排寬敞舒適,不同身高體驗者都能有充足的頭部和腿部空間。車內儲物空間設計巧妙,后備箱容
在應急車道上臨時停車,需做到規范操作、保障安全。首先要明確適用情形,像車輛突發故障、乘客重病等緊急狀況才能使用。停車時要將車停在緊急停靠帶內,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在車后 150 米處擺放警告標志,夜間及特殊天氣還需開啟相關燈光。同時,車內人
C1駕駛證能開9座的商務車。C1準駕車型包含小型、微型載客汽車,9座商務車正屬此類。按照規定,只要是不超過9座的常規小型載客汽車,持有C1駕照都能駕駛。不過,所駕駛的車輛除了座位數要求,車身長度也不能超過6米。C1駕照賦予了駕駛者駕駛多種小
哈弗梟龍 MAX 的智能科技系統整體比較好用。它搭載的第三代 Coffee OS 3 智能座艙,使用流暢,還安裝了許多常用應用。其 Coffee Pilot Plus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功能豐富,支持高速 NOA、城市記憶領航等,自動泊車功能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