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車架設計怎樣兼顧舒適性和穩定性?
車架設計要兼顧舒適性和穩定性,這并非易事,但有不少方法。
先看車架幾何,較小的頭管角度(約 72°-75°)能提供直接操控和穩定性,適合平路;較大頭管角度(約 75°-78°)則利于上坡和越野,還保持一定操控性。座管角度適當(約 73°-75°)助于爬坡,較小座管角度(約 70°-73°)適合平路加速。車架長度長的穩定性好,適合長途和越野,短的操控靈活,適合城市和山地騎行。車架寬度要匹配輪胎寬度,提供足夠支撐穩定。
材料方面,輕量化材料減重但可能犧牲剛性,高剛性材料操控穩定但較重。車架設計流線型能減風阻,直立車身設計騎行姿勢選擇多。
再談副車架,它能承受發動機振動和路面沖擊,減弱震動噪音,保證行駛舒適性和穩定性,還能提高懸掛連接剛度,讓底盤更扎實緊湊。副車架有半框式和全框式之分。對于電動汽車,副車架能環繞電機外殼提供支撐和保護電池。判斷副車架好壞要看重量、與車架連接方式、強度、扭轉剛度、金屬疲勞時間和使用壽命等。重量上,鋁合金或中空擠壓鋁設計更好,能避免車頭過重影響操控。連接方式上,柔性連接如發動機通過液壓懸置或橡膠襯套與副車架連接,能增舒適度、減噪音,但操控性差、耐用度低。
對于公路車,若覺得太顛,可從輪胎入手。比如降低輪胎氣壓,在寬胎流行時代,無需過高胎壓,合適胎壓能改變騎行體驗。還可用寬胎,像 28c 輪胎充氣后更高,“緩沖氣墊”大,能改善路感。
車架設計要保證功能可靠,涉及材料、強度、撓度、剛度、穩定性等多方面。強度計算很重要,車架是關鍵件,強度不夠易斷裂影響整車可靠性和安全性。設計時要精確確定載荷性質、大小、方向和作用點,計算要假設,但偏保守,還需試驗試用證明設計成功。載荷分靜載荷和動載荷,靜載荷設計方法簡單。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世界名車車標在不同國家確實有不同的解讀。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汽車工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特點存在差異,這使得同一車標被賦予了多樣含義。例如,奧迪四環標志在德國代表合并前的四家公司,象征多元融合,在其他國家則更多地被視為豪華汽車的標識;奔馳三叉星在
15萬以內舒適性強的車有不少,比如大眾朗逸、日產軒逸、豐田卡羅拉等。大眾朗逸車內空間寬敞,座椅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懸掛調校能有效過濾顛簸;日產軒逸座椅柔軟舒適,隔音效果良好,合理的空間設計搭配CVT變速箱,減少行車顛簸感;豐田卡羅拉采用高品
奔馳 CL 系列報價與同級車相比,整體價格區間覆蓋較廣且各有特點。奔馳 CL 旗下不同車型定位各異,價格從三十多萬到二百多萬都有。像奔馳 CL80 在同級別車型里價格中等;奔馳 CLS 在與奧迪 A7 的對比中價格有優勢;奔馳 CL600
2021 新款奧迪 A3 中,中配的時尚致雅/運動型最值得購買。2021 款奧迪 A3 推出了進取、時尚、豪華等多個配置版本。相比進取型,時尚致雅/運動型雖貴 2 萬左右,但增加了大尺寸輪轂、10.25 英寸全液晶儀表盤等實用配置,差價合理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