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奔馳的安全性能如何保障?
德國奔馳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安全性能,并通過一系列先進的技術和設計來保障。
首先是主動安全 PERFORM-SAFE 系統,像電子限距系統 DTRPlus 能提前預警危險并介入,制動輔助系統 BASPlus、夜視輔助系統、智能大燈控制系統等能為駕駛員提供清晰視野和安全保障,還有胎壓報警系統、自適應制動系統 ABR、主動車身控制系統 ABC 等有力保障。
其次是預安全 PRE-SAFE 系統,能預測并預先采取措施,比如前乘員座椅定位、駕駛員座椅定位,緊急時自動制動和安全帶緊急張緊,創造更安全駕駛環境。
被動安全 PASSIVE-SAFE 系統在事故發生時就像堅固盾牌,安全氣囊、安全帶系統、安全帶扣緊急張緊收縮器、NECK-PRO 頭頸保護等在關鍵時刻提供直接保護,降低傷害。
事后安全 POST-SAFE 系統在事故過后,自動切斷燃油、車門自動開鎖等功能為緊急救援提供便利,避免進一步損壞。
奔馳還不斷改進安全帶設計,1968 年首次推出三點式安全帶,1973 年成為所有車型標準裝備。之后又改進安全帶幾何形狀和下部安裝點固定到座椅框架,確保最佳定位。1970 年代初發明安全帶預緊器,發生碰撞時幾毫秒內拉緊安全帶。1980 年首次推出前排座椅安全帶預緊器,1984 年成為所有乘用車型標準裝備。
奔馳還開發了前安全氣囊,1971 年獲得專利,經過 13 年開發和測試,1980 年代末投入批量生產。發生前端碰撞時幾毫秒內充氣,防止駕駛員頭部撞到方向盤或儀表板。自 1992 年以來,奔馳已將駕駛員安全氣囊作為標準裝備。如今安全氣囊能適應不同事故情況,根據碰撞嚴重程度充氣。
奔馳還率先應用數字仿真模擬技術,每款車型上市前經歷 1.5 萬次模擬碰撞,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數據世界。今年率先將高速 X 射線技術應用于碰撞測試,精確記錄車輛內部變形。
奔馳電動車上市前要通過遠超行業水平的整車測試。輪胎氣壓也很重要,要了解奔馳推薦的輪胎氣壓數值,可查看車門內側標牌或參考車主手冊,準備好輪胎氣壓計和空氣泵,冷胎狀態下測量,對比參考值調整校正氣壓。
總之,奔馳通過不斷創新和嚴格測試,全方位保障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