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汽車的維保特點有哪些?
不同品牌汽車的維保特點各不相同。
自主品牌的長安 CS75,保養間隔 7500 公里,6.5 萬公里總保養成本不超 5 千元。
合資品牌中,途觀 L 和 CR-V 這兩款渦輪車型,6 萬公里保養費用 1 萬以上。同級里渦輪版保養成本普遍高于自吸版,像本田 CR-V 1.5T 和豐田 RAV4 2.0L,6 萬公里累計保養成本差距達一倍以上,但帝豪 GL 的 1.4T 版和 1.8L 版保養成本差別不大。
日系、韓系、中系車一般 5000 公里或半年保養一次,德系車多為 10000 公里或一年保養一次,法系車能達 15000 公里或一年,這和發動機加工工藝、機油品質有關,保養手冊僅供參考,想延長周期可用長效 PAO 機油。
電動車保養成本低,像比亞迪唐 EV,30 萬左右售價,6 萬公里累計保養費用才 950 元,能省去機油、機濾等保養更換。
混動車型多數保養分發動機保養和整車保養兩部分,先到先保。發動機保養以時間和 HEV 里程為主,整車保養以時間和總行駛里程為主。個別車型只根據發動機工作里程和時間而定。首保有的短則 3000 公里或 3 個月,長則 5000 公里或半年。定期保養有的短則 3500 公里或半年,長則 5000 公里或 1 年,有的以總行駛里程和時間為主,短則 7500 公里或半年,長則 10000 公里或 1 年。
增程式系統比多檔 DHT 等混動系統車型保養周期更簡單,主要以增程器行駛里程為主。比亞迪旗下插混車型保養周期最短最頻繁,騰勢 D9 DM-i 保養周期也很頻繁。
德系車通常使用高性能發動機,活塞與氣缸套配合較緊,機油控制量要求高,使用時間長間隙會擴大,導致機油燃燒或泄漏。德系車維護保養復雜,要按廠家建議定期保養和更換零部件,對機油品質要求高,用劣質機油會增加磨損和機油燃燒可能,德系發動機偏向性能和高功率,要用高粘度機油,但散熱差,易導致氣門部位溫度過高,機油易在活塞環部位囤積,導致活塞環堵塞、積碳,機油參與燃燒會生成更多積碳。
美系車外形硬朗大氣,動力強勁。德系車操控性能卓越,工藝精湛。日韓系車經濟實惠、燃油效率高、可靠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