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發在當時的市場占有率如何?

天津大發在當時的市場占有率相當高。

1984 年 9 月 25 日,我國第一輛由中日合作生產的微型汽車在天津市汽車制造廠順利開出生產線。最初生產的兩三個月里,因產能有限,僅生產了幾十輛車。但很快大發車因其市場定位準確、價格合理而獲得全國人民認可,甚至出現供不應求、價格被炒高的情況。

1984 年,天津大發共組裝 500 輛,1985 年上升到 5000 輛,1986 年因散件指標不足組裝 2016 輛。同時,天津汽車廠投入上億元進行車間技術改造,形成 2 萬輛的散件組裝能力。

1986 年 2 月 19 日,天津大發的燈具零部件開始國產化,1987 年年底,零部件國產化率達 85%。

自 1991 年出租車產業進入普及期,1992 年 9 月 18 日的產需銜接會議上,天津夏利、大發兩種車型訂貨達 8170 臺,成交額達 65676 萬元。在當時的微面市場,天津大發雖有競爭者,如五菱、昌河、松花江等,但憑借過硬質量一直是“老大”。

1992 年時,北京已有 3 萬輛大發出租車。從 1984 年 9 月至 1999 年,天津汽車制造廠共生產 30 萬輛大發,其中 90%供給全國各地的出租行業使用,成為當時真正的“面的之王”。

大發因空間大、載重大、承載人數多、省油、方便、快捷、轉彎半徑小、停車占地面積小等優勢,替代轎車,給老百姓帶來實在好處。很多人認識面包車也是從天津大發開始的。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38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近五年國產車排名前十位的變化趨勢十分顯著,整體呈向上發展態勢。在轎車領域,從曾經僅吉利帝豪一款國產車躋身前十,到如今比亞迪秦 PLUS 奪冠且前五全為新能源車;SUV 市場,自主品牌車型數量增多、優勢凸顯,比亞迪宋 PLUS 新能源成為新的
高溫環境下,不同機油在粘度穩定性、抗氧化性能等方面存在明顯區別。高溫時,機油粘度若穩定性差會過稀,導致潤滑不足、磨損增加,而粘度過高又會增大運轉阻力和油耗;抗氧化性佳的機油能減少氧化產物。從類型上看,全合成機油各項性能通常更突出。從粘度等級
購買奔馳轎跑車,需在提車環節、品牌車型理解、費用等多方面留意。提車時要確認車輛狀況,仔細檢查外觀有無刮痕、色差,核查手續與隨車工具是否完備,留意車輛銘牌編碼及出廠日期;同時,要深入了解奔馳品牌及各車型定位,關注外觀內飾設計是否符合心意,安全
汕德卡牽引車動力性能十分出色。不同型號的汕德卡牽引車均有強大的動力配置,比如G7H 630燃氣車,搭載的發動機熱效率高達54.16%,最大馬力630匹,扭矩可達2800牛米,搭配變速箱和車橋,動力強勁,面對各類路況都能迅速響應。還有搭載四電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