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車資質是如何獲取的
中國造車資質的獲取主要涉及投資管理和準入管理,分別由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負責。
發改委管建廠和產品條件,工信部管產品能否上市銷售。
發改委歷年發布了多個汽車投資管理政策,如 2004 年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等。工信部也發布了一系列汽車產品準入管理政策,像 2009 年的《關于加強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管理的通知》等。
獲取造車資質要分三步走,即投資許可、生產準入和產品準入。生產企業準入和產品準入步驟相似但條件不同,關鍵環節是技術審查和信息公示。
生產企業準入的技術審核通常由工信部派人或委托人員到企業生產現場審核,產品準入的技術審核通常是企業將產品送指定機構鑒定。
獲取資質要經過多個步驟。首先,在各省份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進行項目備案并獲得證明。其次,準備樣車并通過工信部授權檢測機構檢驗,出具強制性檢驗報告。然后,通過工業化信息化部政務服務平臺提交道路機動車輛企業準入許可申請,提交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申請書、完成投資項目手續的文件、企業章程及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企業法定代表人簽署的依法開展道路機動車輛產品生產承諾書這 4 項材料。接下來,企業要按要求準備相關法律法規材料、樣車檢測報告等文件,布置生產現場,設置研發機構等。最后,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組織專家組進行現場審查,準入審查全部否決項均符合要求,一般項不符合的數量不超過 2 個時,審查結論為通過,不通過可在 3 個月內整改,復審通過視為準入審查通過。
車輛還需進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前者車輛才能獲得銷售資質,后者能拿補貼。
此外,新建企業完成準入后要開通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和車輛識別代號,這兩個具有唯一性,前者識別制造商,后者識別具體車輛。
獲取造車資質需要充分的資金準備,不同車型資金投入不同,資金獲得渠道包括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