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 集體退出價格戰是主動選擇還是無奈之舉?

BBA 集體退出價格戰,既有主動選擇的因素,也有無奈的成分。

主動方面,降價沒能達到增加銷量的目的,像寶馬上半年賣了 37.59 萬輛,奔馳超過 35.26 萬輛,沒降價時也差不多這銷量,降了利潤低還沒效果,像理想、賽力斯這些競品增長明顯,價格戰不劃算。而且新能源汽車發展快,BBA 在駕駛感、操控性和智能化上沒優勢,全靠品牌形象,降價還會降低逼格。另外,經銷商也扛不住,燃油車靠他們銷售,今年上半年銷售趨勢顯示他們有困難。

無奈方面,車市價格戰太猛,BBA 也吃不消,像寶馬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降價幅度大,銷量不漲反跌,奔馳和奧迪也類似,不少經銷商不堪重負,品牌和利潤受損,只能改變策略。寶馬搞“降量保價”上調部分車型售價,奔馳和奧迪也跟著上調。

BBA 退出價格戰后,出現了 6 月交定金的準車主提不到車被吐槽等情況。

總之,BBA 退出價格戰是復雜因素導致的。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世界名車車標在不同國家確實有不同的解讀。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汽車工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特點存在差異,這使得同一車標被賦予了多樣含義。例如,奧迪四環標志在德國代表合并前的四家公司,象征多元融合,在其他國家則更多地被視為豪華汽車的標識;奔馳三叉星在
2014款奧迪 A3 的合理售價沒有固定標準,大多在 4.94 萬到 10 萬之間浮動。由于其價格受上牌時間、行駛里程、車況、上牌地區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二手車基本一車一價。比如 2014 年 3 月上牌、車況良好、行駛 7 萬公里、上牌地
15萬以內舒適性強的車有不少,比如大眾朗逸、日產軒逸、豐田卡羅拉等。大眾朗逸車內空間寬敞,座椅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懸掛調校能有效過濾顛簸;日產軒逸座椅柔軟舒適,隔音效果良好,合理的空間設計搭配CVT變速箱,減少行車顛簸感;豐田卡羅拉采用高品
奔馳 CL 系列報價與同級車相比,整體價格區間覆蓋較廣且各有特點。奔馳 CL 旗下不同車型定位各異,價格從三十多萬到二百多萬都有。像奔馳 CL80 在同級別車型里價格中等;奔馳 CLS 在與奧迪 A7 的對比中價格有優勢;奔馳 CL600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