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購車最新政策下的購車補貼標準是什么?
單位購車最新政策下的購車補貼標準有多種情況。
個人消費者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 2018 年 4 月 30 日前注冊的新能源乘用車,買納入工信部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或 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能有補貼。報廢上述舊車買新能源乘用車補 1 萬,報廢國三及以下燃油乘用車買 2.0 升及以下燃油乘用車補 7000 元。乘用車指公安交管部門注冊的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是特定時間前注冊的汽油、柴油或其他燃料類型乘用車。申請補貼要在 2025 年 1 月 10 日前通過汽車以舊換新平臺填個人信息,上傳報廢車和新車的相關證明原件照片或掃描件,向發票開具地提交。證明得在細則印發到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間取得。各地商務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審核,通過平臺反饋結果。信息完整真實就通過,不完整會告知補正。審核通過后,商務部門匯總信息確定補貼金額向財政部門申請,財政部門審核后把錢撥到申請人賬戶,補貼資金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擔,不同地區比例不同,政策結束按多退少補原則清算。
員工購車方面,所購車輛必須是新車,價格在規定的購車標準范圍內才有補貼。員工購車前,應填寫并提交《購車補助申請表》,經行政部門負責人、集團財務總監、集團總裁審核批準后可享有購車補貼。每一名員工在公司服務期間只享有一次購車補貼。夫妻兩人均為公司員工的,只能一人享有購車補貼,可按最高標準申請。經申請獲得購車補貼的員工,自購車之日起計算,應在公司服務滿 5 年。在公司服務不滿 5 年離崗的,須退在公司服務不滿 5 年部分的補貼。購買的車輛以公司為持有人購買,服務滿 5 年或員工離崗時過戶為員工本人,費用由員工自行承擔。獲得購車補貼的員工,須與公司簽訂《購車補貼協議》,在長駐工作地外出公差的,不再享有私車公用補貼,長駐工作地以外的長途公差,按公司私車公用標準享有相關用車補貼。車輛使用期間產生的費用,除按私車公用相關管理規定由公司承擔的費用外,全部由員工自行承擔。
對于中央企業負責人,主要負責人原則上通過配備公務用車保障履職需要,副職負責人可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公務交通保障方式。采取配備公務用車方式的不得發放公務交通補貼,采取發放補貼方式的每月按標準發放或按年度據實報銷。其他符合條件的人員,企業根據崗位特點和生產經營實際在核定的公務交通補貼標準上限內分檔確定補貼標準。中央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后,保留的轎車型經營和業務保障用車配置標準原則上不高于中央企業副職負責人公務用車配置標準,新購置的轎車型經營和業務保障用車配置標準原則上要控制在購車價格 18 萬元以內、排氣量 1.8 升以下。商務車型經營和業務保障用車要控制在購車價格 38 萬元以內、排氣量 3.0 升以下。
中央國家機關所屬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管理有明確原則,如總額控制、經濟適用、節能環保、規范高效,且公務出行堅持社會化、市場化。車輛配備方面嚴格按改革核準的控制數配備,配備標準有嚴格規定,不同用途車輛價格和排氣量有限制,特種專業技術用車標準由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確定。要優先配備使用國產和新能源汽車,按規定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配備更新實行年度計劃管理,車輛采購按規定執行。使用年限超 8 年可更新,提前更新需評估和批準。處置審批按規定執行,租用車輛嚴格控制、從嚴審批。
公職人員購車補貼方面,中央和國家機關“車補”標準為司局級每人每月 1300 元,處級每人每月 800 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 500 元。不過要注意這個車補不是在購車環節,而是在今后的用車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