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電動汽車排名格局會怎樣?

未來電動汽車排名格局充滿變數。

目前,比亞迪、上汽集團等在第一梯隊優勢明顯,蔚來、廣汽等在第二梯隊努力追趕,長安、長城等在第三梯隊也積極進取。

市場份額上,比亞迪占比最大,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吉利等緊隨其后,市場集中度高,龍頭效應顯著。

從企業布局看,東部和南部是新能源車企集中地,頭部企業各有特色。

競爭狀態方面,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強,下游消費者議價空間小,現有企業競爭激烈。

行業現狀是產銷量持續增長,純電動為主流,插混占比提升,保有量破千萬且增速快,出口增加。

競爭格局上,比亞迪、特斯拉等頭部企業優勢突出。

發展趨勢上,混動新車有望替代燃油車,插混滲透率有望提高。

未來幾年,國產新能源汽車有望主導市場,擁有核心技術和完整供應鏈的企業如比亞迪更具優勢,新勢力品牌競爭加劇。

中國新能源汽車獨角獸方面,1-5 名是廣汽埃安、極氪汽車、嵐圖汽車、合眾汽車、智己汽車,廣汽埃安估值 1000 億元居首;6-10 名是遠程汽車、阿維塔科技、洛軻智能、深藍汽車、開沃汽車,阿維塔科技估值 200 億元排第 7。

2024 年新能源汽車獨角獸排名,第六到第十名分別是遠程汽車、阿維塔科技、洛軻智能、深藍汽車、開沃汽車。

阿維塔科技得名于英文“Avatar”,有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支持打造的 CHN 平臺,車型有阿維塔 11 和 12。

廣汽埃安秉持“EV+ICV”理念,建有純電專屬工廠,去年銷量約 48 萬輛,同比增 77%,年底累計產銷百萬,在售車型包括 AION Y 等。

未來幾年,電動車銷量排名格局變化顯著。

特斯拉可能在接下來 18 個月保持全球第一,但大眾有望在 2024 年取代。大眾因早有轉型計劃、投入大、重視電池供應鏈而有望勝出。

中國市場上,比亞迪表現優異,五菱 miniEV 等微型車因代步功能銷量可觀,高端車型和微型車需求大。

全球看,中國市場發展快,美國即將突破百萬銷量,歐洲八國情況有分化。

車型方面,2023 年特斯拉 Model Y 暢銷,比亞迪宋突出,理想等品牌嶄露頭角。

品牌上,比亞迪領先,特斯拉份額被蠶食,中國品牌有望繼續崛起,傳統巨頭面臨挑戰。

中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滿意度方面,蔚來、理想、小鵬領先,蔚來 798 分第一,超過國外品牌,理想 791 分、小鵬 788 分緊隨其后,極氪第四、Aion 埃安第五、深藍第六、阿維塔第七、比亞迪第八。低于平均分的有零跑等品牌。國外品牌平均分 776 分,奔馳 789 分第一、特斯拉 787 分第二。整體上,蔚來、理想排名超奔馳、特斯拉。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38萬
獲取底價
標致408X
標致408X
15.37-17.97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汽車怠速時抖動厲害,可能是燃料燃燒、發動機、輪胎、引擎腳等多方面出了問題。燃料燃燒不充分,會使動力輸出不穩定,導致抖動;發動機積碳嚴重、缺缸、火花塞及高壓線問題等,會影響正常運轉;輪胎氣壓、磨損等異常,會帶來震動;引擎腳老化,無法有效緩沖。
開車自駕 318 全程的費用大約在 5000 - 6.2 萬元之間。這是因為自駕 318 的費用受多種因素影響,像自駕時間長短、選擇路線差異、車型不同等。車輛的加油、過路費、停車費,住宿的不同檔次選擇,餐飲的多樣消費,景點門票的各有不同,以
奧迪 Q8 e-tron 內飾配置豐富且極具特色。它采用懸浮式雙聯屏中控布局,11.9 英寸與 14.5 英寸屏幕搭配,主駕駛有 AR-HUD 抬頭顯示,副駕設 10.9 英寸多媒體屏。座椅采用打孔翻毛皮材質,舒適又顯運動風。內飾運用皮質、
Macan最便宜的車在特定促銷活動下全包售價最低49.42萬起。保時捷Macan作為品牌較為親民的車型,指導價在57.8 - 85.8萬 。在鵬城壹號(深圳)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推出的限量特惠中,像2024款Macan 2.0T就有較大優惠,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