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約EV預測”發布: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預測

2023-12-13 13:58:10 作者:houxianyong

2023年接近尾聲,迎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卻是更激烈的競爭和變數。

 

  車型方面,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上市的新能源新車型約70個左右;2023年1-6月上市的新能源新車型已超百款。

 

  市場方面,2023年Q3,新能源滲透率突破35%;2023年10月最后一周,新能源滲透率突破40%;2023年Q4,預計季度新能源滲透率會在40%以上。這意味著中國新能源市場已經進入早期大眾的高速發展階段,誰能搶占更大的市場,誰就能優先占領用戶心智。

 

  此外,由于特斯拉在今年1月拉響了中國汽車市場價格大戰的警戒聲,隨之而來的中國汽車市場價格大戰無比慘烈。

 

  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曲折的變數中,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和供應鏈企業對市場趨勢、車型銷量趨勢、企業發展趨勢的判斷顯得尤為重要,企業生存的容錯率越來越低,特別是腰部以下企業已漸趨于0。

 

(中國汽車科技趨勢沙龍廣州站 現場)

 

  近日,由“建約EV預測”主辦的中國汽車科技趨勢沙龍2023年第三期在廣州舉辦。本次沙龍的主題將圍繞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趨勢和市場研究方法論展開,要點包括:

 

  1.2023年市場總結

1.1 2023年市場事件總結

1.2 2023年宏觀銷量總結

1.3 2023年車企銷量總結

 

  2.2024年市場預測

2.1 2024年宏觀銷量預測

2.2 2024年車企銷量預測

 

  3.車企和供應鏈企業的挑戰和機會

 

  4.新能源細分市場方法論 (注:將在下一篇中國汽車科技趨勢沙龍報道文中詳細描述)

4.1 細分市場方法

4.2 典型用戶研究

4.3 應用場景

 

  中國汽車科技趨勢沙龍是為智能電車產業中高層搭建的產業趨勢交流平臺,已在過去兩年成功舉辦了七屆,主要的參與者均來自產業鏈頭部企業,如:理想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蔚來汽車、華為、寧德時代、百度Apollo、毫末智行、地平線、禾賽、中偉新材、容百科技等。

 

1.2023年市場總結

1.1 2023年市場事件總結

 

  在衡量電動車,亦或是智駕的市場發展階段,兩個維度很重要。

  一是市場的滲透率。

  二是技術。技術產生的性能帶給用戶的價值,以及技術是否能把價格降下來。價格和性能又將影響滲透率,最后都將會體現在產品上。

 

  隨著產品屬性的變化,汽車會作為出行工具、智能終端、智能空間、機器人等不同產品形態出現在未來發展的不同階段。

 

  但現階段,汽車的競爭仍是出行工具階段,它的變化更多是來自技術層面的變化。

 

  我們觀察市場變化,核心的是看到各個細分市場的變化、頭部企業的行為,包括頭部車企、技術供應鏈頭部企業,這些表象的行為和變化將會影響整個市場。

 

  一、未來幾年,中國汽車市場價格戰仍會繼續。

  頭部的新能源企業還會利用規模化優勢獲得市場份額。而油車已經步入創新擴散曲線的末期,他們以降價的方式守衛市場份額。

  今年的價格戰的主旋律是油電在10萬到20萬segment的戰爭。油車的降價攻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今年新能源滲透率的進程。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中國全系降價10%-20%,拉響了從2023年開始,接下來很多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價格大戰,小鵬、深藍、智己等車企甚至出現0毛利定價。

  2023年2月10日,比亞迪秦發布Plus DM-i冠軍版,起售價9.98萬元,A級新能源車正式進入10萬元以下市場。

  2023年3月,東風雪鐵龍C6降價,官方指導價21.68萬元,售價只要12.19萬元。

 

  二、接下來的一兩年,自主品牌頭部企業銷量增速加快。

  2023年Q2,自主品牌頭部企業進入到最重要的segment,即10-20萬區間的A級市場,終端銷量大概900萬-1000萬輛。

  在2023年Q2,長城發布梟龍MAX,吉利發布銀河L7,長安發布深藍S7,頭部自主車企全部殺入15-20萬元價格段。

  從截至目前的銷量來看,自主品牌頭部企業的殺入,還未震撼到比亞迪和跨國企業,但合資車企卻受到嚴重影響。我們預計,明年合資車企會被逐步被趕出10-20萬區間的A級市場。

 

  三、跨國企業“大象轉身”幾率在中國市場幾乎為0,紛紛選擇投資國內新勢力。

  跨國企業不會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大象轉身”,這是由他們的運營模式強相關的。

  跨國企業的開發周期長、全球化開發、人工費用貴,導致他們的平臺開發周期很長。中國自主品牌一個平臺迭代需要2-3年,而跨國企業平臺迭代需4-5年,在中國市場正在進行火熱的價格戰中,跨國企業毫無價格競爭優勢。

  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選擇與中國新勢力企業合作,也是一種明智的決策之一。

  2023年7月26日,大眾戰略投資小鵬汽車,共用G9平臺打造電車;10月26日,Stellantis投資零跑,占股21.26%。

 

  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正在國際市場上崛起。

  2023年9月13日,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事實是,中國智能電車企業以及供應鏈企業的成本競爭力很強,已經影響到國際市場的競爭。

 

  五、頭部科技企業會成為明年重要的一極。

  2023年8月,理想L7|L8|L9三款車均實現月銷過萬輛,且均價在30萬以上。理想在市場上的成功證明了,中國自主品牌可以在30萬以上的市場立足。

  此外,華為的大五座問界M7上市后重新回到市場中心。華為極強的組織力、作風文化、技術儲備,都將讓華為在明年的市場競爭中成為改變格局的重要變量。

 

  六、2023年Q3新能源的滲透率突破35%。

  在10月的最后一周,新能源滲透率突破40%,我們預計2023年Q4的新能源滲透率也會突破40%。

  新能源滲透率突破40%的背后說明兩個問題:1是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觀念已發生變化;2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變化。汽車產業技術和產品發生變化已成既定事實。

 

  七、純電車的普及規律。

  1、首先是價格的問題。

  碳酸鋰價格降到15萬元的時候,意味著A級市場油電大戰的開始。當度電成本500元時,A級市場的電車已具備成本能力替代油車。

  動力電池的成本還會持續下降,當2030年下降到度電200元時,意味著電動化具備規模化普及的基礎。

  2、其次是補能的問題。

  2024年Q4,理想MEGA推出,隨之而來的是大空間純電車型補能問題的解決方案。

  理想將會用極低風阻系數、5C、快充、高速覆蓋的解決方案閉環用戶超大空間純電車的使用體驗。

  如果用于純電補能的快充能發展起來,那么純電滲透率會繼續提升。

 

  八、2024年智駕會“卷起來”。

  1、智駕的技術和價格。

  今年標志性的事件是配備城市高階智駕的小鵬G6已經把價格降到22.99萬元,這可能意味著20萬以上的車型都可以標配城市高階智駕。

  智駕在硬件方面的成本下降。在蔚來ET7剛上市時,其智駕硬件的BOM成本約7萬元,而現在整個產業鏈已下降到2萬元,而特斯拉是0.15萬美金(約1.06萬元人民幣),接下來智駕硬件成本會持續走低,可能意味著標配高階智駕的車型價格會下降到15-20萬內。

  2、用戶對智駕的心智。

  問界新M7上市后,智駕版大受歡迎占大定6成以上,這個消息的背后釋放兩個信號:1是用戶對智駕的心智越來越重視;2是智駕技術處于臨界點。

 

  1.2 2023年宏觀銷量總結

 

  我們預計2023年中國乘用車總體銷量為2150萬輛。盡管2023年整體經濟不佳,但乘用車總量依然增長,這是由于供給驅動,而非需求。

  2023年1-9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終端銷量為491萬,中國新能源滲透率為32%,同比增速為歷年較低水平。核心是由于今年的油電大戰,這導致A級市場滲透率較低,B級和C級滲透率增長低于預期。

  2023年Q3的新能源滲透率達到35%,我們預計2023年Q4新能源滲透率將超過40%。

  2024年Q4,眾多車企在面臨巨大銷售壓力下,價格戰仍會繼續。比如比亞迪目前的庫存壓力很高,要實現300萬既定保底目標,一定會對市場發起猛烈攻擊。

 

  1.3 2023年車企銷量總結

 

(數據為2023年1-9月終端銷量數據)

 

  一、增長最快的車企:

  理想是今年增長最猛的車企,同比增長178%;  埃安的增速排名第二,同比增長117%,主要增長動力來源快車網約車市場;寶馬中國同比增長113%,在跨國車企里表現突出,在TOP10的邊緣徘徊。    

  二、衰退最快的車企:

  奇瑞是今年中國市場衰退最快的企業,同比減少44%,盡管其出口業務較為亮眼,但在中國市場還未證明自己;哪吒同比減少20%,其主力基盤A00-A0級市場受到各大頭部企業的價格下壓影響。  

  三、比亞迪的增速遠超大盤達到72%,1-9月的市場份額為36%。 

  四、TOP10內無合資企業。(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獨立核算)  

  五、日企沒有出現在TOP20內。在這輪智能電動的浪潮中,日企可能最快倒下。  

  六、TOP10的格局較為穩定。盡管2024年TOP10的格局還未到終局,但可能變化不大。若2024年還未殺入TOP10的車企,前景較困難。

 

2.2024年市場預測

2.1 2024年宏觀銷量預測

 

  我們的預測方法主要是三個步驟:尋找規律+歷史數據+反復訓練迭代。

  對于中國乘用車宏觀銷量預測,主要參考需求因素和供給因素。

  需求因素包含了用戶剛性需求和購買力,主要參考宏觀經濟。在經濟不發生大變動情況下,總需求變動不大。

  供給因素包含了新舊產品體驗差的擴大,當電車的用戶價值擴大,會激發用戶購買帶來總量的增加,即電車的增量會大于油車的減少量。

  在當下,中國整體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但由于智能電車的發展,中國汽車市場的總規模會重啟增長勢頭。

  對于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宏觀預測,我們采用了新舊產品差的替代邏輯,并借鑒創新擴散曲線為核心方法論。

  替代邏輯是用戶在選擇時,到底選擇油車還是電車,本質上是看新舊產品對特定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不同類型性格的用戶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創新擴散曲線本質是不同性格用戶對新事物的接受度。

 

  那么影響滲透率的因素,包括:

  1.新舊產品體驗差+新舊產品價格差 

  2.用戶教育的速度:取決于競爭激烈程度,會決定更多的資金、更多的人才、更多的技術、更多的產品、更多的渠道、更多的促銷。

 

  通過預測方法的不斷訓練,我們對2024年的預測做出以下總結:

  一、202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總量為2200萬輛,新能源滲透整體有機會突破50%。

  二、2024年新能源銷量超過1000萬是大概率事件。

  三、自細分市場的增量,包括:A級轎車,B級SUV,A級SUV,約增加180萬輛;來自空間性市場,如:C、D級SUV和MPV,約增加70萬輛;剩下的100萬來自家庭增購,如A0級市場。

  四、2024年純電占比會是未來幾年最低點。

  五、2024年動力電池的度電成本會繼續下降。

  六、城市高階智駕規模落地。

  我們的銷量預測偏積極和樂觀,但對于企業做戰略規劃是有效的預測。當大眾在2020年判斷2025年新能源滲透率只有20%的時,跟進的投資無法適應現有的市場需求,在面對2023年慘烈的競爭時顯得束手無策。

 

  2.2 2024年車企銷量預測

 

  我們對企業的銷量預測方法論主要看兩個邏輯:

 

  1是評估企業的產品組合在各自細分市場的競爭力。競爭力的評估主要是看產品是否能滿足用戶需求,跟競品相比能不能滿足得更好。我們已經建立了較完整的車型競爭力研究體系,每個車型在定位評估、場景滿足度評估、價格競爭評估等方面有詳盡的研究內容呈現在“建約EV預測”系統中。

  2是評估新品牌、新車型的潛力,同時會結合企業的產品和技術能力是否適應細分市場。

 

  一、比亞迪2024年中國銷量預計300萬輛。

  比亞迪在10-15萬元價格區間,還可吃到市場增長紅利;宋Plus、海豚、海鷗維持就是勝利,漢、唐、宋L這個市場,非常困難,估計是銷量微增長,份額持續下滑;方程豹有增量,騰勢會有一些增量,但挑戰很大,科技是短板。

  二、特斯拉2024年中國銷量預計為85萬。

  特斯拉仍會以繼續降價的方式獲得銷量。2024年在20萬到30萬的Segment競爭會非常慘烈。

  三、長安2024年中國銷量預計為80萬。

  啟源會在5-15萬元價位區間獲得比較可觀的銷量,深藍會是另外一個增量來源,長安和歐尚維持,阿維塔苦戰。長安明年會跟合資車企打得非常激烈,10萬以下的A級轎車、10-20萬價格區市場,會成為明年長安的銷量基盤。

  四、理想2024年中國銷量預計為75萬。

  理想今年銷量38萬會是大概率事件。明年理想L6|L7|L8|L9會成為銷量主要來源,MEGA和其他純電的增量貢獻預計在12萬輛左右。實事求是地講,理想在2024年,主力市場會面臨更強大的競爭。理想L6可能在2024年直面問界M7,但在一、二線市場會比友商具有更強競爭力。

  五、吉利(不含極氪)2024年銷量預計為70萬。

  銀河、領克會是主要增量來源,幾何會有不少的量。吉利的優勢是傳統企業的成本控制力,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力。

  六、長城汽車2024年銷量預計為70萬。

  長城明年會全線電動化。坦克系列會貢獻可觀銷量,哈弗龍系列在2024年會翻身,魏牌在2024年也會有不錯的增量,歐拉維持。

  七、埃安2024年銷量預計為50萬。

  埃安網約車是核心基盤,2024年的競爭變激烈,預計難有增長;私人市場目前看,需要提升競爭力。

  八、五菱2024年銷量預計為50萬。

  五菱繽果和五菱宏光Mini依然是銷量基盤,但面臨激烈競爭。明年五菱至少還需要推出1-2個爆款,才能啟動新一輪增長。

  九、華為2024年銷量預計為45萬。

  華為除了問界M7之外,問界M9、智界S7,都會帶來不錯的銷量,問界M7會遭遇理想L6的競爭。

  十、奇瑞2024年銷量預計為38萬。

  奇瑞新能源的市場地位與總銷量很不相稱。在2024年,除了冰淇淋之外,奇瑞至少需要新增兩個爆款,才能達成銷量目標,目前看奇瑞風云、捷途山海會更有潛力;icar和星途挑戰很大。

 

3.車企和供應鏈企業的挑戰和機會

3.1 車企的挑戰和機會

3.1.1 車企業的挑戰

 

  一、2024年油車市場規模快速萎縮,將帶來無比激烈的競爭和格局重構。腰部企業會出局。當格局大規模變動時,大量人才的下崗再就業是大概率事件。

  二、激烈的價格戰仍會持續。當動力電池成本持續下降,頭部企業如特斯拉、比亞迪將持續發動價格戰維持市場份額。低毛利、零毛利、負毛利的定價都會繼續發生,車企應合理組合利潤車型和走量車型。

  三、車型的相對競爭力快速下滑。一個極具性價比的車型,在一個季度時間失去競爭力。后發的新車型越來越多,且成本控制上具有后發優勢。

  四、激烈的技術戰是提升汽車商品價值最重要的方式。智駕技術越來越重要,已成為用戶購車的必要條件。城市高階智駕會成為核心戰場。AI能力越來越重要,目前階段AI的價值80%在智駕,但未來在智艙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將越來越重要。這對傳統車企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五、對企業組織力和體力的要求很高。當華為入局時,所有車企的組織力和體力都會向華為看齊。

 

  3.1.2 車企業的機會

 

  一、新能源市場仍在快速增長。中國自主品牌頭部車企會通過新能源市場獲得增量,而跨國車企將會在中國市場停滯增長。

  二、海外市場快速增長。中國的出口今年已達到第一,未來中國本土市場會達到3000萬輛,海外市場達到1000萬輛,這對中國傳統車企是巨大的機會。

  三、新的細分市場的機會。當技術變革,會出現大量新的市場空間,如:空間型車型、增購型機會等。

  四、傳統跨國車企無法跟進先進的技術。中國新勢力有機會用技術重新定義品牌,全球汽車品牌格局將被重構。

  五、重新定義汽車產品的機會。汽車產品正在從移動空間變為智能空間、智能終端、機器人等更多新的屬性定義。

 

3.1.3 我們對車企的建議

 

  一、深度研究用戶需求,提升對需求、市場理解的深度。

  在過去20年傳統汽車市場,大多車企市場研究人員以產品供給角度分割市場,即價格和車級。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新市場,如何定義和做產品,必須要從原先的對標轉向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無論是車企還是供應鏈企業不去深入了解用戶需求,很難做好產品,那么上市后的營銷都會異常艱難。

  汽車需求研究的核心是用戶需求研究,包括為誰買?買過來怎么用?我們建立一套以用戶價值和用戶購買力為切割維度的新能源市場研究體系。(下一篇報道文中將詳細論述)

  二、提升單品效率,全面提升運營效率。首先是從戰略上發力,戰略的核心是確保以什么樣的節奏投入資源,確保關鍵戰役的勝利。另外最重要的是單品效率,市場投入效率、坪效、研發效率、制造效率全部來自單品效率。

  三、研發資源聚焦在關鍵技術上,確保核心技術的成功。一些企業投入技術研發后,但最終需要選裝上車;還有一些企業投入巨大的研發后卻不能量產。在目前激烈的競爭態勢下,這樣的策略是不可取的。

  四、組織和流程的變革,確保體系化的價值輸出。

 

3.2 供應鏈企業的挑戰和機會

3.2.1 供應鏈企業的挑戰

 

  一、在整個大市場環境劇烈動蕩時,供應鏈企業對合作伙伴的判斷和選擇尤為重要。選擇好的合作伙伴可能實現銷量上的逆襲,比如,如果一個供應鏈企業能在早期選擇跟理想合作,那么就可能在現在跑贏許多友商。

  供應鏈企業如果沒有對企業和車型產品的判斷力,那么選擇錯合作伙伴而喪失市場份額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在大環境動蕩時,需求和市場會突然消失。典型的就是,內燃機事業部被裁撤,接下來會是變速箱、檔把、門把手、儀表屏等,都會變成電子形態。而電子的降本會很快,且迭代速度也在加快。

  三、技術產品創新的要求會大幅度提升。當汽車產品在發生變化時,供應商會被主機廠要求提升技術和降本。供應商必須跟上車企的技術需求,否則會出局。

 

3.2.2 供應鏈企業的機會

 

  一、供應商一定會有跟著中國本土車企壯大的機會,抱緊好的企業的“大腿”能獲得大概率的成功,如:理想、華為等。

  二、會有更多的細分的新市場出現。從電動化到智能化,從硬件到軟件和AI,現在很多做AI的車企在云計算的花費一年數幾十億元計。

  三、存在巨大兼并重組的機會。

  四、零部件企業會比整車企業更快速度出海。中國智能電車產業的崛起已勢不可擋,大量的供應鏈企業未來也有機會成為全球巨頭。

  中國的整車企業會將重構全球汽車產業格局。從終局角度來看,如果全球TOP10的車企,那么至少中國會占五席,甚至有可能是七席。

 

3.2.3 我們對供應鏈企業的建議

 

  一、供應商要研究用戶需求,你才知道定點車型對你本身的需求是什么。

  二、提升單品效率,動力電池也要提升單品效率,正極、負極都需要單品效率。

  三、投資技術。

  四、優化組織。

 

  關于“細分市場方法論”,我們將在下一篇中國汽車科技趨勢沙龍廣州站的報道中詳細解析,敬請關注!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韩国成人毛片aaa黄| 女让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极品美女养成系统|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男人桶进女人p无遮挡小频| 午夜视频在线看| 色噜噜在线观看|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xxxx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在线播放|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嫣嫣是女大生韩漫免费看|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日本bbwbbwbbw|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欧美在线性爱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波少野结衣色在线| 佐佐木明希哔哩哔哩|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碍|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色吊丝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国产片 | 日本电影痴汉电车| 九九九国产视频| 最近韩国免费观看hd电影国语|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捅| 国产一级不卡毛片| 色吊丝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免费下载 |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