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者死亡該找誰賠償
交通事故是非常危險的一種安全事故,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是非常多的,而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死亡的,肇事者就需要對死者家屬進行賠償,而肇事者也死亡的,那么交通肇事者死亡該找誰賠償?下面由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交通肇事者死亡該找誰賠償
一、交通肇事者死亡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關于事故責任人死亡的賠償責任主體問題,目前審判實務中存在兩種觀點:1、家屬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持此觀點的人認為,認為司機開車時為了其家庭生活,其收益是供其家庭成員共同使用的,所以,在其為家庭成員共同生活而產生的賠償責任應當由其家庭成員承擔。2、家屬在遺產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持此觀點的人認為,事故是侵權行為,因侵權行產生的責任不是為家庭生活,所以其家庭成員不承擔責任,只能用侵權人的遺產承擔賠償責任。
小編認為實踐中應采用第一種觀點。其法律依據是受益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損害應當得到合理救濟。
首先,作為司機的死者其事故行為在法律上講雖然被認定為侵權行為,但其開車行為并不必然造成侵權的結果。開車是在收益,其收益是為家庭成員共同享有的。其侵權行為也是在為家庭成員創造收益的過程中發生的,所以作為收益人,其家庭成員應當賠償;
其次,事故被認定為侵權行為是一個法律概念,這個概念在法律規定之前并不明確,而且不同的法律之間,規定也不完全一致,如果被法律規定為經營行為,則因經營行為產生的責任當然應當有共同經營人承擔責任。司機的家庭成員如果被法律認定為共同經營者,最少是合伙經營者,那么他們肯定應當承擔責任;
再次,事故侵權行為不是故意行為,而是過失行為,如果是個人故意侵權,那是超出了其家庭成員的意志,所以他們可以不應當承擔責任,但對過失侵權他們是有能預見的,而且根據法律規定,他們也應當為這種可預見損失的風險提供防范措施,如購買保險等。他們可以用其防范措施來彌補損失造成的后果,所以,他們應當以預置的風險措施承擔這種過失侵權產生的責任后果;
最后,法律對受害人向侵權人家屬主張賠償這一行為沒有禁止,根據受害應當補償的原則,司機家屬雖然不需要為司機的侵權行為承擔人身責任,但應當為其親人的侵權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后果承擔經濟。受害人如果得不到賠償,不符合法律的公平精神。如果只在遺產范圍內賠償,則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遺產是由其繼承人占有,別人無法獲得,繼承人不提供遺產線索,損害人就無法得到賠償,這不符合社會公平原則。因此,家屬在遺產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造成受害人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二、交通肇事死亡的賠償范圍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第十八條“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的賠償范圍包括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1、處理事故費用。死者的親屬為處理交通事故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亦可向責任人主張,但該種主張應按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分擔,計算費用的人數不得超過三人。交通費按當事人實際必需的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住宿費按交通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標準計算,憑據支付。誤工費的計算,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2、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3、被扶養人生活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4、精神損害撫慰金。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交通肇事者死亡賠償責任由誰承擔”問題進行的解,交通事故的肇事者死亡的,受害人家屬可以向肇事者的家庭成員要求賠償,或者由肇事者的被繼承人進行賠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比亞迪8月銷量373083輛 今年累計銷量已突破230萬輛
- 2藍電E5 PLUS 內飾曝光 配備15.6英寸大屏 搭載1.5L插混系統
- 3售13.98萬起 2025款起亞K5正式上市 降價增配
- 4同比增長23.7% 奇瑞8月銷量超21萬輛
- 5吉利星愿官圖發布 全新平臺/Flyme Auto車機
- 6嵐圖汽車8月交付6156輛 全新夢想家/嵐圖知音訂單破2.4萬
- 2藍電E5 PLUS 內飾曝光 配備15.6英寸大屏 搭載1.5L插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