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生產一臺車的成本是多少
材料成本最低或第二低,營銷成本最高。汽車領域是這樣嗎?小編試圖計算一輛汽車的成本有多高。
先從成本結構最簡單的自有品牌車說起。其成本包括:稅金、制造商利潤、4S店利潤和汽車制造成本。
很多消費者買車的時候,面對12340萬甚至幾十萬的折扣,真的是看不懂。這輛車的價格是多少?
接下來我們逐項分析這五項:第一項:稅費對于消費者來說,汽車繳納的稅費主要由三項組成:汽車廠商主要繳納汽車消費稅和增值稅。
消費者支付購置稅。
汽車廠商要交多少稅?這是廣汽集團某汽車公司向全國媒體提供的信息,是該汽車公司2006年至2011年的納稅情況。
據新京報報道,對于20萬元左右的b級車,美國的稅率在2%到8%之間,日本是7.5%。
第二項:技術轉讓費:國內合資汽車企業生產的每一輛車都必須向外方支付技術轉讓費,約占車價的10%。換句話說,如果20萬元/輛,技術轉讓費將高達2萬元。正是相當高的技術轉讓費,使得一些價格較低的國外車型難以引進中國。
第三項:汽車廠商的利潤在國內,主流汽車廠商的利潤一般在10%左右。10%左右的利潤不包括下游零部件生產中各汽車廠商的利潤。比如外方單獨生產變速箱,變速箱賣給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價格,其中有多少利潤只有外方知道。汽車廠商以核心技術不泄露為由生產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定價完全由外方控制,利潤難以估計。
第四項:4S店利潤據車商介紹,30萬元以下的車型,平均賣車利潤在5%左右。由于近兩三年汽車競爭銷售越來越激烈,大部分降價幅度都超過了5%。換句話說,許多4S商店虧本出售汽車。S店的生存主要依靠汽車廠商的年終返利和維修支持。
第五項:購車成本如果你買的是廠家指導價18.2萬元的合資品牌車,交了車價10%的購置稅后,總共花了20萬左右,那么20萬左右的車成本是多少?讓我們計算一個賬戶:
。有些城市沒有地方稅,所以用的差不多。消費稅按排量計征,排量在1.6升以下車型稅率為3-5%。
公司利潤1萬元,是車價的10%。
銷售公司利潤7000元,為車價的7%(含銷售成本、廣告營銷等)。).
車行利潤5000-7000元,也就是車價的5-7%。
原材料成本約3.5-4萬元,是車價的36-38%。
如果消費者購買這款車,還需要繳納車價10%的購置稅,也就是1萬元。換句話說,消費者買這輛車要花11萬元,總稅收是5萬元。
然后算一輛20萬元的合資品牌車。合資品牌車和自有品牌車的區別在于中方要向外方支付技術轉讓費,不同品牌車的技術轉讓費不同。據悉,技術轉讓費為車價的5%至10%。
稅金約8萬元。
公司生產利潤2萬元。
銷售公司的利潤是14000元。
原材料成本7.2-7.6萬元。
技術轉讓費1萬元。
如果消費者買車,要交10%的購置稅,大概是2萬元左右,所以車的總價是22萬元。然后計算一輛報關價100萬元的進口車的成本構成。與合資品牌汽車相比,進口汽車沒有技術轉讓費,而是提高了關稅。此外,如果這輛車的排量超過4.0升,則需要繳納40%的消費稅,以鼓勵節能環保。
稅金,包括消費稅{(進口價格加關稅)* 40%}、增值稅{進口價格、關稅和消費稅)* 17%}和關稅(進口價格的25%)。
具體金額是多少?好的數學讀者可以自己計算。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據經銷商統計,進口車100萬元的稅是143萬元。
生產公司的利潤和銷售公司的利潤因為品牌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比例,有些車型已經加價幾萬元出售了,所以無法確定詳細的利潤,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款豪華車的原材料成本比例很低,制造商的利潤最高。
如果消費者購買,還需要10%左右的購置稅,大概10萬元左右。
總之,這款車的總價接近300萬元。
當然,不同品牌、不同排放、不同車型的生產公司或銷售公司的具體稅負、技術轉讓費和利潤差異很大。以上計算只是近似值,不一定準確。
但可以有一個基本的結論,無論是化妝品、書籍還是汽車,原材料或者原始利潤都不高,而營銷和稅收是最賺錢的環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新增1.5T混動舒雅型 2025款蒙迪歐上市 售14.98萬起
- 2預售11.98萬起 埃安AION RT開啟預售 配高階智駕/續航650km
- 3搭載Honda SENSING 360+ 25款雅閣新增銳·T動旗艦版 售23.88萬元
- 4純電續航520km 東風本田靈悉L上市 售12.98萬元
- 5百公里加速4.26秒 星途瑤光C-DM電四驅上市 售19.99萬元起
- 6新款智己LS6正式上市 限時上市權益價21.69-27.99萬元
- 2預售11.98萬起 埃安AION RT開啟預售 配高階智駕/續航65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