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認定
1.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部令第70號),“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發生后,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
肇事逃逸的構成條件主要包括:
1.肇事者知道他造成了一起交通事故。
即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造成了交通事故,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識因素。如果行為人在沒有意識到交通事故發生的情況下離開現場,不能認定為“交通事故后逃逸”。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明知”是指行為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如果行為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而假裝不知道,仍應認定為“交通事故后逃逸”。
2.主觀上是為了逃避事故責任。
逃避法律追究;實踐中,施暴者逃跑的目的多為“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數人是出于其他目的逃跑,比如害怕被受害者親友及其他圍觀者毆打。這些人逃離現場后,往往很快通過向領導匯報或報警接受法律處理。顯然,這些人的主觀惡性要小得多。所以在認定的時候就要加以區分,這樣才能保證法律的準確適用,才能保證不出現冤假錯案。
3.客觀上實施了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行為。
這里有爭議。有的人認為只限于逃離“事故現場”,但在實踐中,大多不局限于“事故現場”,而是與“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行為一并考慮??傊淳唧w情況。
二、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
近日,天津交管局出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定性標準?!笆鹿十斒氯苏J為無責任而離開現場,報案后未盡到現場等待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八種情形,將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者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無責任,駕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涉嫌醉駕、無證駕駛,報案后未盡到現場等待處理義務,離開事故現場后棄車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至醫院,但未報案,無故離開醫院;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至醫院,但給傷者或其家屬留下虛假姓名、地址、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
6.交通事故當事人在調查期間逃逸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不承認發生了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當知道發生了交通事故的;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騰勢N9官圖發布 將搭載易三方技術 提供純電和插混可選
- 2一汽-大眾推限時購車政策 最高優惠7萬元 速騰售8.98萬起
- 3方程豹豹8將于10月12日開啟預訂 定位50萬級市場
- 4特斯拉發布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 成本低于3萬美元 2026年量產
- 5真正詮釋美式豪華 16.99萬元起的別克昂科威Plus到底有多能打?
- 6售35495歐元起 領克Z20在歐洲發布并上市 年內在國內上市
- 7幾何并入銀河品牌 吉利打響戰略整合第一槍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一汽-大眾推限時購車政策 最高優惠7萬元 速騰售8.98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