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的處罰 什么情況交通肇事罪會加重處罰
一、交通肇事罪的處罰
交通肇事罪的刑罰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類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類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交通肇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造成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傷,承擔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飲酒、吸毒后駕駛機動車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部件失靈的機動車;
4、明知是無號牌或者報廢的機動車,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行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事故現場。
(二)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的行為。包括:
1、造成兩人以上死亡或五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同等事故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力賠償60萬元以上的。
(三)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交通事故發生后,行為人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導致受害人因得不到幫助而死亡的情形。
此外,車輛為法人單位的,該法人單位為民事賠償義務人;車輛為個人,公司租賃的,由個人承擔;如果車輛是個人,公司的企業包車要看包車的長短。如果是長期的,就形成雇傭關系,公司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是短期的,由個人承擔。
二、交通肇事罪在什么情況下會加重處罰?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從犯罪構成的客觀方面看,“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是交通肇事罪成立的前提條件,是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是本罪的結果條件。
對于審理此類案件時如何理解和把握重大事故等特別惡劣的情節,目前還沒有法律規定。作為一種忽視公共秩序和安全的交通事故,其社會危害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交通事故中的人員傷亡,二是公私財產損失的數額。因此,交通肇事罪的情節標準應從這兩個方面來確定:
(一)以傷亡人數確定犯罪情節標準。
造成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的,為重大事故;死亡2人以上的,可視為特別惡劣案件。這一標準雖然具體明確,但交通肇事人在事故中造成大量重傷或者一次死亡多人重傷的,按照該規定處理時,只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顯然量刑過輕,不符合罪刑相適應的刑法原則。因此,將交通肇事罪情節標準中的傷亡人數修改為:造成1人死亡或者重傷3人以上不滿10人,或者重傷1人以上,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的,為重大事故;死亡2人以上、重傷11人以上,或者同時死亡1人、重傷8人以上的,視為特別惡劣案件。這樣,條例與1991年12月2日公安部修訂的道路交通事故分級標準相銜接、相協調,以體現執法的嚴肅性。
(二)財產損失數額確定犯罪情節標準。
“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是客觀上造成的損害或者無法賠償的數額。犯罪的本質特征是行為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包括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和行為的客觀危害性。客觀危害性是行為人的犯罪行為對刑法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的有形物質損害。在以法定的危害結果為構成要件的犯罪中,只要發生了犯罪所要求的危害社會結果,犯罪就可以成立。行為人是否有能力對這種客觀損害進行賠償,并不影響犯罪的性質。交通肇事罪是結果犯,即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造成危害社會的法律結果,才能成立本罪。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包括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其中“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是本罪的構成要件之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一汽-大眾推限時購車政策 最高優惠7萬元 速騰售8.98萬起
- 2真正詮釋美式豪華 16.99萬元起的別克昂科威Plus到底有多能打?
- 3售35495歐元起 領克Z20在歐洲發布并上市 年內在國內上市
- 4幾何并入銀河品牌 吉利打響戰略整合第一槍
- 5保時捷前三季度全球銷量22.6萬輛 中國市場下滑29%
- 6預訂40-50萬元 方程豹豹8開啟意向預訂 將于11月上市
- 2真正詮釋美式豪華 16.99萬元起的別克昂科威Plus到底有多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