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奧迪a6是多少年
回到上個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看看奧迪A6的進化和技術創新。本期我們邀請了資深輕量化工程師周博士來講解:
奧迪A6車身五十年的技術創新。
說到行政用車,奧迪A6無疑是世界公認的行政用車之王。從1968年第一代奧迪100(C1)到2018年最新的奧迪A6(C8),八代奧迪A6跨越了整整五十年。今天我們不談造型、內外飾、發動機、動力,而是從輕量化的角度,展現奧迪A6近50年來車身技術的發展。
奧迪A6 C5(1998年)
奧迪A6 C6(2009)
奧迪A6 C7(2012款)
首先從車重這個維度,看一下第八代奧迪A6的趨勢圖(圖1)。從C1的1160kg到C8的1900 kg,八代A6呈現出逐漸增重并開始減重的趨勢。這種趨勢對所有主機廠來說都是普遍的、不可避免的:對于同一款車型來說,增重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費者對車輛舒適性的要求(NVH等。)和功能配置(娛樂等。)越來越高,而另一方面,各國強制性安全法規越來越嚴格;減重的主要原因是日益嚴格的節能減排要求,以及對動力經濟性的考慮(眾所周知,乘用車每減重100kg,油耗降低約0.2L,動力性能提升約0.2s)。
圖1:奧迪100/A6 (C1-C8)的重量表。
接下來重點講車身,車身包括車身框架、結構件和覆蓋件,不包括內外飾、底盤、動力系統等。車身設計包括結構設計(可以進一步擴展到平臺設計)、功能設計(包括碰撞、NVH、空空氣動力學、人機和氣密性)和輕量化設計。汽車車身輕量化包括結構、材料、技術和制造四個方面。一個車身的輕量化水平可以體現主機廠在這四個方面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歐陸(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車身大會,截止2018年已經舉辦了20屆,是各主機廠展示自身車身輕量化水平的公認平臺。奧迪在這個平臺上也展示過A3、A5、A6、A7、A8、Q7、R8、TT等車身,包括尺寸、重量、材質、工藝、性能、制造(。
歷代奧迪A6車身技術創新見下圖2。從輕量化的角度看,主要是結構的優化,增加了高強度鋼、先進高強度鋼、超高強度鋼、熱成型鋼、鋁板、鋁擠壓和鋁壓鑄,采用了激光焊接、膠接、鉚接等先進的連接技術。
圖2:歷代奧迪A6車身的技術創新
我們重點從材料和性能的角度來看新款A6相比上一代的改進,如下圖3所示。2018款A6在2011款的基礎上加長,加寬,高度略低。整車采用更先進的高強度鋼、超高強度鋼、熱成型鋼,車身扭轉剛度提升26%,輕量化系數提升16%。輕量化系數是國內外公認的汽車車身輕量化的評價指標,其計算方法為:L=m/(C*A)*1000,其中M為汽車車身重量(不包括開閉件和玻璃),C為汽車車身扭轉剛度,A為投影面積(前后平均輪距乘以軸距)。歐洲BIW會議近十年的平均減重系數為2.86。
圖3:2018款和2011款奧迪A6的車身基本數據
總之,在過去的50年里,奧迪A6的白車身零件數量一直在減少,材料從普通鋼材到大量熱成型鋼和鋁合金,焊接工藝從手工點焊到全自動激光焊接等。,從而從材料、工藝、制造等維度實現車身輕量化和性能的逐步提升。奧迪A6車身的進化代表了歐洲車身技術的不斷創新,也值得國內主機廠思考和實施車身的平臺化和車身性能的不斷提升。
奧迪A6 C8(2019款)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