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透百公里加速終篇:為什么百公里加速測試是“然并卵”?
這是一個三集的小編。前兩集在這里:
談百公里加速|前傳:加速測試我們是怎么做的?
加速通過100公里|中長:最詳細的專業測試方法分析
在繼續百公里加速之前,我想先說一下我兩周前寫的那篇引起熱議的文章:《有些車很會“跑分”,但是沒用》。里面大家都在說我說的那些“擅長跑分”的車。其實我寫文章的時候,腦子里的對象并沒有那么具體(不然很容易有隱喻)。之所以覺得是因為一些現象。
“跑分”的典型現象是百公里加速時間。今天我就來說說這個“跑分”指標的意義。
首先,毫無疑問,百公里加速時間能體現一輛車的動力性能。具體來說,主要側重于起步加速性能。更具體的說,就是發動機的扭矩和馬力,傳動系統的效率,車重,輪胎的抓地力等等。
除了百公里加速,也可以用一些類似的指標來反映加速能力,比如0-400米加速(也叫1/4英里沖刺)或者國內某廠商做的“白米加速”。它們只是在不同的距離上進行測試,一般反映的是加速性能。
注意,我們這里說的是“加速性能”,不僅僅是“動態性能”。尤其是輪胎對百公里加速影響很大。某車換胎,百公里加速可能快幾秒,也可能慢幾秒。
接下來的問題是:百公里加速幾秒或者幾秒的意義是什么?對消費者有多大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看百公里加速代表什么狀態。如前兩篇文章所述,百公里加速測試是一種完全提取發動機和變速箱潛力的狀態:通過完全打開油門甚至“彈射”,從靜止加速到100km/h。這種駕駛方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嗎?
在歐美等一些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普通司機在紅燈起步、極速起步時習慣猛踩油門,這是真的。有些小排量車甚至以“壓榨性能”的方式入手。那是基于提高路口通行效率的意識,所以司機會盡快開始過路口。但就紅燈起步和過路口而言,加速的速度最多是60-80km/h,市區內很少有合法的路口可以加速到100 km/h,但100公里加速時間的差異還是能在這樣的實際場景中表現出差異。
然而,在國內,情況有所不同。除了喜歡玩車和浮躁的兩類人,大部分司機在燈亮的時候都不會盡力加速。大家更在乎腳下的油錢,而不是背后的快感。雖然在路口起步,一口氣加速到60km/h(部分路段可能是80km/h)是合法的,但并不“合理”。在國內,我只能想到一個合法的加速場景,就是個別高速公路的一個收費站入口退出主路的時候。但是這樣的機會真的很難得。
所以我不用任何調查就可以確定,0-100km/h的加速,除了那些性能車車主和玩車的人,正常用戶在車報廢的時候可能一次都不會做。這樣的業績指數真的只是一個指數。它能反映出這輛車有多“能干”,但不能反映出它對你的實際意義。
當然,有能力總是好的。這句話據說出自韓寒:動力就像存錢。你不需要,但最好有。我同意。我只想說,百公里加速這個性能參數和實際用車模式關聯度不高。
有人會說,雖然相關性不高,但畢竟能反映出車輛的性能極限。就像最大馬力,最大扭矩,最高時速,這些不是你每天都用不到的東西嗎?沒錯。但問題是,正如我在前兩集所披露的,百公里加速測試本身就有很多“水分”,不僅僅是不正常甚至是車損的“彈射起步”操作,還有廠商YEATION的最佳測試條件,卸下備胎,甚至還專門為測試做了一些設置...
比如大部分民用車突破100km/h需要上三檔,但是很多性能車為了突破100就會設置到二檔,少賺一次換擋的時間(百公里加速5秒內的車基本不用上三檔)。不過這樣一來,日常駕駛中一檔二檔的感覺就不太好了。
比如一些SUV為了達到優秀的百公里加速,換上抓地力強的寬性能輪胎,保證起步時的抓地力。但換上這種輪胎后,車輛正常行駛的噪音和油耗大部分時間都變得很高,輪胎的耐久性也大大降低。
這說明百公里加速成績真的是一個“跑分”性質特別強的性能指標。不過話說回來,只要任何一個性能指標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和熱議,廠商都會以“跑分”的態度來回應。除了百公里加速,官方油耗測試也是如此。
這么說吧,一輛100公里的快加速成績的車,實際開起來確實能感覺慢很多。但是那些百公里加速性能不突出的車,動力上往往不一定感覺很差。典型的例子就是8代雅閣(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2.4。我們實測的百公里加速成績超過12秒,可以說并不理想。但實際駕駛中它的動力表現非常好,起步和加速中后期感覺都非常舒適。這是因為這款車的機械設定側重于實際交通狀況,可能根本不會關注百公里加速指標。
在我們的實際交通狀況中,有很多比單純的百公里加速更重要的表現:輕踩油門時是否感覺到走走停停的輕快;半油門起步的速度是否輕松平穩;滿載60km/h爬坡時油門要踩多深才有足夠的力量?80km/h高速踩油門加速超越大貨車的反應是否果斷有力……這些都是比100km加速更實際更“有用”的力量。但是,對于這些要求,業內確實沒有合適的性能指標來衡量。
我不能說百公里加速試驗“沒用”,但僅憑這個指標說事情確實不全面,還可能導致顧此失彼的情況。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