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怎樣看后視鏡變道?
變更車道,通過后視鏡觀察并入車道車輛影像占鏡面比例大小和該車輛影像處于鏡面的位置,來判斷與該車的距離,下面這張圖片差不多是這種變更車道時車距判斷方法的始作俑者,后來幾乎所有的類似這方面的“秘笈”,都脫胎于它!
比如:
再比如:
還有:
以上所有試圖用量化的標準來完成車輛動態行駛中的變更車道操作,都屬于被動變更車道操作,因此老司機會對此不屑一顧,而新手司機則會“奉為寶典(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實際開車會深受其害,總是在變更車道時內心恐慌!這一點相信提問的朋友深有體會……
貨真價實的老司機,對于各種路況下的變更車道,總結出了一句話:單車讓、串車擠。
單車讓,是指在道路通行順暢的情況下,各車道行駛的車輛密度不會形成“汽車列車”形態,一輛或幾輛車之間,一定會存在變更車道的安全空間,主動調整車速利用車輛之間形成的速度差,類似排球比賽扣球時利用的時間差一樣,主動創造出變更車道的空間與時機,主動完成并線。
而本車道和即將變更車道內的道路空間,可以在不超道路最高限速的基礎上,有充分加速主動拉大與原車道內行駛車輛距離的空間,加速向前主動尋找變更車道的空間與時機,更為主動!
就像提問里描述的情況一樣,道路擁堵的情況下,根據行駛需求或避讓路障時,變更車道就需要“擠”的操作才能實現!
在這種車輛速度相對一致、車距相對固定的行駛過程,后視鏡中后車的距離,以教條的變更車道安全車距的方式進行是無法完成的。
所謂的“擠”,是禮貌的持續開啟轉向燈,向受影響車輛示意變更車道的需求和表達謝意/歉意;以持續以小角度貼向需要駛入車道的車輛動態語言,向受影響車輛明確表示本車變更車道的迫切需要和本不想影響別人的態度;根據后視鏡觀察受影響車輛的速度變化,這與鏡面反射中的后車影像大小沒有關系,比如說他已充滿鏡面,但已經出現減速趨勢,可以明確判斷是在讓道,保證前方空間安全適當加速駛入,盡量不要迫使讓行車輛踩剎車,也是對其表示謝意的一種態度!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