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電池預加熱
電池預熱是指當"開始"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
為什么需要電池預熱技術?
無論是磷酸鐵鋰電池還是三元鋰電池,在低溫環境下都會受到正負極材料活性和電解液電導率下降的影響。這樣一來,充電時間會相應增加,電池充滿電會更加困難。在使用過程中電源故障"動力電池組的速度將明顯加快。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工程師們開發了電池預熱系統和熱管理系統。通過調節電池組的溫度,可以減少環境溫度對其的影響。
預熱技術有哪些?
目前純電動汽車電池組的預熱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即外加熱和內加熱。前者主要是通過額外的加熱裝置使電池盡快升級,后者是利用交流電直接刺激電池內部的化學物質,使電池本身發熱。
外部加熱
1.熱敏電阻加熱:將感溫元件放在電池組附近,讓它作為熱源。
根據純電動汽車的狀態,預熱結構的能源略有不同。比如車主在充電的時候,電池管理系統,也就是BMS,會監測電池狀態,包括電池組溫度。當充電槍物理連接時,如果電池組溫度過低,將使用充電樁提供的電能進入預熱模式。如果行駛過程中電池組溫度過低,能源就是動力電池組。
除了上面提到的用熱敏電阻預熱動力電池組的方法,目前市面上電動車的主要預熱方法是電熱膜加熱。雖然兩者在結構設計上有明顯的區別,但本質上都是利用電加熱裝置產生熱量來達到提高電池組溫度的目的,這里就不贅述了。
2.液冷溫控:可根據整體熱管理要求,對動力電池組進行高溫冷卻,低溫加熱。
一般來說,液冷溫控系統主要包括冷熱交換器、加熱裝置、冷卻液循環管路和液體循環動力源。它利用冷熱交換器或加熱裝置來控制動力電池的溫度上升或下降,各車企會根據產品的電池組布局和需求進行調整。
一般來說,液冷溫控系統可以保證電動車行駛后溫度達到設定范圍,不需要或少量動力電池為溫控系統提供能量。預熱后,效果保持的時間比熱敏電阻加熱的時間長。
內部加熱
以上兩種預熱系統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溫控方式。無論是使用熱敏電阻還是結構更復雜的液冷控制,都需要消耗一些電能。最近科學家發現,合理使用特斯拉設計的交流系統,可以達到加熱電池的目的。具體來說,在一定的頻率范圍內,一小部分交流電直接作用于電池的正負極,電池中的化學物質被激發,在短時間內以充放電的形式自身發熱。
但現階段這些方法都沒有得到廣泛的驗證,是否會對電池造成損傷還是個未知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限時權益價25.99萬起 阿維塔12增程版/改款純電版上市
- 2月月爆單,一車難求 上汽大眾ID.3聰明款有多強?
- 3吉利銀河星艦7EM-i正式發布 百公里油耗3.75 L
- 410月銷量榜:比亞迪大賣50萬輛,超10家車企創歷史新高
- 524款印第安公路大師榮耀典藏版隆重發布
- 6GNEV2024上海論壇成功舉辦!共話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新生態
- 2月月爆單,一車難求 上汽大眾ID.3聰明款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