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汽車銷量查詢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2023年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89.4萬輛,同比下降2.6%,環比增長8.7%。今年1—6月累計零售952.4萬輛,同比增長2.7%。其中,6月自主品牌零售93萬輛,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7%;6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66萬輛,同比下降19%,環比增長6%;6月豪華車零售30萬輛,同比下降3%,環比增長22%。
乘聯會指出,今年1—6月零售持續環比增長,這是本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以來從未出現過的逐月環比增長的走勢。為什么會呈現逐月環比持續上漲的良好態勢?上半年經歷了:春節過早、3月異常促銷價格戰、部分消費者觀望國六B的促銷走勢、近期大量新品和低價新款推出、“618”促銷活動等,因此上半年接二連三的主題期待與政策出臺,最終形成了6月中下旬車市持續火爆。
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6月乘用車生產219.5萬輛,同比下降0.5%,環比增長10.3%。其中,自主品牌生產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12%;合資品牌生產同比下降23%,環比增長11%;豪華品牌生產同比下降1%,環比增長4%。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76.1萬輛,同比增長33.4%,環比增長12.1%。今年1—6月,累計批發354.4萬輛,同比增長43.7%。6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6.5萬輛,同比增長25.2%,環比增長14.7%。今年以來,累計零售308.6萬輛,同比增長37.3%。
此外,6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7.0萬輛,同比增長185.3%,環比下降27.8%,占乘用車出口24%。其中,純電動占比新能源出口的89%,A0+A00級純電動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56%。
根據乘聯會的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規模優勢和市場擴張需求不斷增加,中國制造的新能源產品品牌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服務網絡也不斷完善。受益于歐洲“雙反”風險尚未體現,中國新能源出口市場仍然持續向好。
乘聯會指出,6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整體表現強勁,比亞迪在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域表現出色,而長安、上汽、廣汽、吉利等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板塊也表現出頑強的態勢。6月新勢力零售份額為12.8%,同比下降3.9個百分點;理想、蔚來、零跑等新勢力車企的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總體上還是很強勁的。
乘聯會表示,7月3日,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突破2000萬,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代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和實力的崛起。近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是由市場力量推動的,這對實現交通領域的節能減碳和綠色出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效推動了汽車產業鏈的升級和轉型。
但是,乘聯會也指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內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乘用車和商用車發展不均衡、地區市場滲透率有提升空間、上游原材料波動、材料體系和工藝能力的探索、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高階自動駕駛的應用等。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汽車產業需要持續努力,推動自主品牌的升級和減碳智能化發展,以實現更廣闊的市場影響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