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胎為什么會開裂
汽車輪胎開裂是由自然老化、外力作用、氣壓異常、超載、化學腐蝕等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輪胎主要由橡膠制成,隨著時間推移以及環境因素影響會自然老化,出現細小裂紋;日常行駛中,外力撞擊、刮擦也會造成輪胎開裂;氣壓過高或過低、車輛超載,會使輪胎承受過大壓力;而化學腐蝕、惡劣行駛環境等同樣會損害輪胎,最終引發開裂。
自然老化是輪胎開裂不可避免的因素。輪胎橡膠在氧氣、溫度變化等環境因素作用下,分子鏈逐漸斷裂,致使輪胎變硬、變脆。一般來說,輪胎的正常使用壽命在3 - 5年左右,超過這個期限,老化開裂的風險就會顯著增加。這種老化開裂常見于胎肩或下胎側,就像歲月在輪胎上留下的痕跡,慢慢地侵蝕著輪胎的健康。
外力撞擊與刮擦也是輪胎開裂的“常客”。在日常駕駛中,停車時不小心蹭到馬路牙子,過坑洼路面時胎壁受到擠壓,或者胎面與地面頻繁劇烈摩擦,這些外力作用都可能使輪胎表面出現裂紋。尤其是在經過一些路況復雜的地段,輪胎受到的外力沖擊更多,開裂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氣壓異常對輪胎的影響不容小覷。當氣壓過高時,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變小,胎體中部過度膨脹,橡膠和簾線承受的張力過大,容易引發胎面或胎側裂紋。而氣壓過低時,輪胎行駛時會過度變形,胎壁不斷彎曲、拉伸,產生大量熱量,加速橡膠老化,簾線也會因疲勞受損,最終導致開裂。這就好比一個氣球,氣打得太足或不足,都容易出現問題。
車輛超載同樣會給輪胎帶來沉重負擔。超載使得輪胎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超出了其正常的承載范圍,從而加重輪胎的磨損,增加了輪胎內部結構的應力,進而引發輪胎開裂。這種情況就像是讓一個人背負了遠超其承受能力的重物,時間久了身體自然會吃不消。
化學腐蝕也在悄悄威脅著輪胎。輪胎接觸到一些化學物質,如某些洗車用品、道路上的融雪劑等,就可能被腐蝕,導致輪胎性能下降,進而出現開裂現象。此外,惡劣的行駛環境,如高溫環境下輪胎橡膠變軟,氧化反應加快,老化加速,特別是較薄的胎側容易出現龜裂;行駛中被尖銳物體刺穿或劃傷,小傷口也會逐漸擴大,最終導致開裂。
總之,汽車輪胎開裂是多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了解這些原因,我們在日常使用中就可以更加注意對輪胎的保養和維護,保持合適的氣壓,避免超載,減少外力損傷,讓輪胎能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出行,保障行車安全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售47.9-67.9萬元 全新沃爾沃XC90正式上市
- 2東風本田S7推一口價19.99萬元起 已購用戶可保值補差價
- 3廣汽本田P7上市 售價19.99萬元 搭載ADS自適應電磁減震系統
- 4零跑超級品牌日來襲,C16限時一口價118701元
- 5螞蟻集團、哈啰與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
- 6榮威D6完成安全極限測試 將于上海車展上市 續航最高520km
- 2東風本田S7推一口價19.99萬元起 已購用戶可保值補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