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如何造?揭秘固特異盧森堡創新中心
【太平洋汽車網 輪胎頻道】汽車是一個巨大的零件組合體,整車質的進步離不開零部件的提升與創新,這其中也正包括了輪胎。提到輪胎各位會想起不少品牌,但有那么一家輪胎集團,經常會推出異想天開的創新概念,這么一家看似“不務正業”的輪胎品牌——固特異,究竟他們創新的背后有多少人在付出,實際是怎么工作的?帶著這個疑問我走進了固特異位于盧森堡的創新中心。
固特異輪胎相信各位并不會模式,但其背后的歷史了解的人可能不多。固特異1898年創立公司后,在1908年成為福特著名T型車的原配輪胎供應商,并且在1926年成為世界最大輪胎公司,此后固特異一直保持著輪胎方面的創新,比較著名的是1971年人類首次登月使用的輪胎就是固特異研發的。
可能說歷史并不能代表現在,那么我們直接來看看近幾年固特異有什么新想法出現:
AERO概念輪胎依靠磁力產生無摩擦推進力,并且使用非充氣式設計,這樣可以使輪胎既滿足公路行駛的支撐需求,同時也可以滿足飛行時升力和推動力的需求。另外憑借基于光信號的光纖傳感器,AERO概念輪胎可監測路面狀況、輪胎磨損情況以及輪胎結構。最后結合嵌入式人工智能處理器,通過對輪胎傳感器信息、V2V、V2X等數據流的分析,為駕駛者提供一系列操作建議。
事實上我們不難看到,固特異在近幾年也在堅持創新,并且每年都會在車展上推出新的概念輪胎。雖然說這些概念并不能短期內就能實現,但這種創新的思路以及對未來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固特異擁有持續的創新能力是通過龐大的研發團隊投入產出的,所以固特異在多地都設有創新研發中心,本次我們到訪的盧森堡創新中心就是固特異其中一處研發基地。
固特異在盧森堡的基地除了設有創新中心以外,還有用于生產卡車工程車輪胎的工廠以及模具工廠。目前共有3000多名員工來為固特異盧森堡基地工作,也正是由于這里進行著太多的工作,很難全部都向我們開放參觀,所以這次我們挑了幾個有意思的部門來了解創新中心:化學/物理材料實驗室、噪聲實驗室、輪胎測試場。
盧森堡化學材料實驗室負責尋找新的橡膠配方,并且國內位于普蘭店的固特異工廠生產輪胎的膠料配方也是從這里研發誕生的。
輪胎的生產過程包括了材料準備、胎體成形、硫化三大重要步驟,這個過程跟做蛋糕倒是有點相似:首先你的準備好面粉雞蛋等材料,然后放進模具里混合好,最后再去烤熟。輪胎也需要前期準備好橡膠材料混合成生膠,然后將不同橡膠材料與鋼絲簾布復合成形,最后高溫硫化完成。
天然橡膠也就是從橡膠樹上割膠加工生成的,是純天然的產品。而合成橡膠則是從石油中得出原料合成而來的。合成橡膠優勢在于高彈性、耐油耐高低溫,這是天然橡膠相對處于劣勢的地方。
從上面圖片可以看到,地下轉鼓上有兩種模擬路面,一種是細顆粒鋪裝路面,一種是粗顆粒鋪裝路面。當輪胎在細顆粒路面滾動時可以檢測由胎面花紋設計導致的噪聲問題,而在粗顆粒路面滾動時,則可以檢測由胎體導致的噪聲問題。
設施準備區
除了車輛要準備外,測試的輪胎也要準備,測試場擁有一個大型的輪胎準備中心,他們每年會測試超過60萬條輪胎,并且中心還藏有1萬多個不同汽車品牌的輪轂,以便調用。不過由于輪胎準備中心無法拍照,所以這里就只能用文字描述。
測試場
在測試車參觀時,我們還遇到了固特異的一名簽約測試車手C.FRANCK。C.FRANCK是地道的盧森堡人,同時也是一名賽車手,在車輛駕駛方面具備豐富的經驗。他表示在測試場上進行輪胎測試時,雖然看起來像是在跑競賽一樣操控車輛,但二者本質是不一樣的,測試輪胎更多的是關注輪胎的特性對車輛的影響。C.FRANCK在固特異的工作實際上充當的是車企與輪胎廠家的橋梁,車企將想要的輪胎效果告訴C.FRANCK,C.FRANCK會測試固特異研發出的試驗胎,然后將不足反饋到固特異設計部門。
參觀過固特異盧森堡創新中心后,我才明白,從天然橡膠最后變成一條輪胎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除了有復雜的生產工藝外,更離不開的是背后的資金和時間投入研發。固特異創新中心所做的也正是不斷的研發和測試新的產品以及材料,為全球用戶提供新的輪胎產品。而固特異作為百年輪胎巨頭,在全球多地擁有創新研發中心以及測試場地,也正奠定了固特異的創新研發實力。(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杜慶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售價18.49-23.99萬元 2023款雪佛蘭探界者上市
- 2全新一代別克君越將于5月15日上市 內外全面革新
- 3比亞迪海豹冠軍版將于5月10日上市 設計/配置均有調整
- 4寶駿悅也兩門兩座純電皮卡官圖 將個性進行到底
- 5寶駿全新LOGO發布 首搭車型悅也5月25日上市
- 6另類的新能源大5座SUV之爭 蔚來ES6對比理想L7
- 2全新一代別克君越將于5月15日上市 內外全面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