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當了典型!幾種常見慘痛事故你可別中招
【太平洋汽車網 用車頻道】俗話說前車之鑒,后車之師,開車上路時,大多數事故其實都源自一念之間,多留個心眼、多集中一下注意力,其實大多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幾種非常常見的事故分析案例,也好給大腦一個積極緊急情況處理時正確的心理暗示,做到有備無患 。
由于此事件為筆者身邊同事親歷,為了描述清楚故以第一人稱敘述。
筆者早上開車上班,在一條主干道轉入右轉專用車道時,與一輛從主干道上逆行、并且從禁行帶穿插進來企圖橫過右轉專用車道的自行車相撞。藍色是汽車路線,黃色是自行車路線,綠色是綠化帶。由于自行車時速也很快,且綠化帶遮擋住視線,留給筆者的反應時間非常少,因此無法避開自行車,導致碰撞發生。
毫無疑問,在開車過程中筆者沒有任何違規行為,正常駕車駛入右轉彎車道,并且有正常打右轉向燈。而自行車在主干道上已經逆道行駛,橫穿禁行帶后再逆道駛入右轉彎專用道。機動車道本身就不允許非機動車駛入,更何況逆行的同時,還穿越禁行帶以及橫穿右轉彎專用機動車道,毫無疑問自行車是嚴重違章的。
但是中國的交通法規大家都懂的,是要照顧“弱者”的,開車的都只能當孫子。即使機動車毫無違規行為,也肯定是要負責任的,這就是中國的現實國情。
當然碰撞發生后,筆者首先當然是驚呆了,好一陣不知所措。當時交通事故的具體情況都是在事后冷靜思考才回憶起來的。遇到這種事故是,這里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立刻停好車輛,下車查看自行車駕駛員情況;如果車輪碾到自行車駕駛員,應當將車輪移動到不會碾到駕駛員的位置再停好。筆者當時的情況是左前輪壓到自行車傷者左臂,于是筆者將車后退了些許再停好。
先不管誰對誰錯,這種時候自行車駕駛員肯定受傷了,于是筆者先打120,救人要緊,再打110報案,讓警察過來勘探。有一些汽車司機遇到這種情況,往往因為驚嚇過度甚至棄車逃逸。一旦逃逸,那毫無疑問無論誰對誰錯、誰違章,都肯定是逃逸司機要全責,甚至要負刑事責任。所以千萬不要有逃逸的念頭,無論如何先救人要緊。
當然其實這里筆者有一個誤區,當時最正確的做法是先打110,110報警電話在知道對方受傷的情況下會通知120救護車,當然總的來說筆者的做法還是對了。120和110都打通后,就打保險電話,讓保險來現場勘探。
這次事故中最先到的是交警,交警先是拍照勘探,并詢問有無目擊者。筆者的車沒有安裝行車記錄儀,剛好附近沒有任何交通攝像頭,碰撞發生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目擊者,所以只能等待交警通過現場勘探來判斷。這里編輯建議行車記錄儀的錢不能省,在發生事故責任糾紛時行車記錄儀非常有用,建議大家都安裝一個,買然并卵的“壁虎”錢都花了,也不要省那么幾百塊。
交警到來后120的救護車也來了,并把傷者抬走。運氣好的是傷者是年輕人,身體比較硬朗,碰撞后還能自行走動。這個時候要注意不要輕易去扶持傷者,尤其是在他能自行行動的情況下。不然可能就算你任何過錯都沒,還能算到是因為你以不正確的方式扶了傷者導致更多傷勢。
保險最后姍姍來遲,在交警都快勘探完了后才來。保險工作人員把現場拍照取證,也找我取證,以及跟詢問了交警情況后離開。勘探完畢后交警也離開,去醫院查看傷者情況。
現場處理完畢后,涉事的車輛和傷者的自行車都要求被押扣。筆者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愛車被拖走,但毫無辦法。只有等事情結束后才能拿回車,而之后怎么拿回車是很關鍵的事情,這里稍后再說。
遇到類似這種事情事故,在處理時需要注意以下三點:1、車輪如果壓到傷者,在盡可能保護現場的前提下第一時間移開車輪,避免對傷者造成進一步的傷害;2、無論事故責任是否在自己,不要試圖逃逸,有傷員第一時間打120救人要緊;3、不要輕易去扶持傷者,尤其是在對方能自行行動的情況下,以免被訛。
2015年3月7日,北京海淀區西四環主路萬泉河橋下,一女司機行駛中變道,導致后車與其相撞,女司機車被后車撞至橋墩下,使得女司機車內一乘客死亡。事情真的就只是女司機單純的技術錯誤而引起?本期事故視頻分析,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這起車禍是怎樣引起的。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位于第二車道行駛的銀色威姿突然向左側超車道切線,位于超車道上的沃爾沃來不及反應直接將威姿撞到橋墩上,另外還有一輛對向行駛的捷達躺槍,劇情很簡單,卻有很多細節值得我們反思。
本案中女司機也有責任。神一般的女司機的不顧后車直接變線為自己埋下了炸彈。女司機切線時沒有留意到左側的沃爾沃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可能女司機變線時根本沒看后視鏡也沒轉頭,所以完全沒有注意到沃爾沃的存在;第二個則是沃爾沃當時位于威姿后視鏡的盲區中,女司機可能只看了后視鏡而沒有轉頭,所以沒有及時留意到沃爾沃的存在。下面來總結一下經驗教訓。
行車時不能走神,密切留意路牌信息
很多司機突然變線就是因為自己走神沒有留意路牌信息,到接近出口才發現。所以,行車時,特別是不熟悉道路時,司機需要集中注意力,留意道路上的路牌信息。
正確認識后視鏡盲區
車輛左右后視鏡都有盲區存在。很多駕校教練在學員練車時并沒有告訴他們,直至新手上路刮幾次后才知道原來后視鏡也不是萬能的。所以呢,切線時謹記除了望后視鏡外,還要扭一下頭確認一下兩頭有沒有車。
緊急變線的處理
行車遇到突發狀況需要變道時,特別是在快速或高速路上,通常操作是先減速,扭頭看后視鏡和車身兩側,確認沒車后才打燈切線。但有很多技術沒過關的朋友在變道時通常都會忘記查看兩側車況,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所以,遇到像本文女司機的情況,可以直接踩剎車制動減慢車速,這樣比隨意切線更安全。
遇緊急狀況該減速就減速
在快速或高速路上,發現像女司機這樣的亂切線的行為就要馬上制動避讓鳴喇叭,不要等對方司機主動避讓自己。
車輛要加裝行車記錄儀
如果沃爾沃上沒有行車記錄儀的話,可能就會變成冤大頭了。日常行駛中,路面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如果有了行車記錄儀的話,遇到問題時自己就有了證據,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就會得到保障。
后排乘客需要系安全帶
沃爾沃上那名后排乘客之所以會把頭給撞到,有一個較大的可能是后排乘客當時沒有系安全帶,導致撞車時身體向前移動,頭部撞到座椅。日常中,有很多朋友乘坐后排也是不系安全帶的,因為覺得后排沒有什么必要,但是,只要一出交通事故,后排不系安全帶的朋友就有可能受傷,所以,為了自己的生命,請乘坐后排的乘客系好安全帶。
本次事故中,女司機僅因為自己的一次變道,使得與父親陰陽相隔,還使一名孕婦遭遇了車禍,事故教訓可謂是相當慘烈。所以,各位廣大的駕駛員,在行車時務必集中注意力,以免突發狀況的發生。還有就是駕車時不能只以自己為中心,要顧全大局,考慮到其他路面上的車,變道就該提前觀察好路況打燈,出匝道口就該提前靠右,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次失誤和任性引起無法挽回的結果。
貨車盲區大,可是又有多少轎車司機懂得盲區在哪里呢?高速上許多轎車在貨車中左穿右插,游走在大貨車之間,甚至有些轎車司機還與貨車并排行駛,殊不知這樣是非常危險,貨車稍微動一方向盤即可擠到轎車無法正常行駛。所以一定要遠離貨車盲區。
貨車右側盲區 日常行駛時,常碰到貨車走在道路中間的線,有時快車道又有慢車阻擋,只能從貨車的右側超車,往往這時候極其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這種情況常發生在高速公路上,此時貨車司機從后視鏡和轉頭側看都并不能完全發現小車的存在,如此時貨車進行向有并線或右轉是相當危險,極其容易發生碰撞。貨車右側盲區約在貨箱末端至駕乘艙末端位置,且距離貨車寬度約為1.5米的范圍,貨箱越大盲區越大。
貨車左側盲區 貨車正常行駛,小車按照規定從左側超越行駛緩慢的貨車,但此時小車也是處于貨車的盲區。
小車司機視角可清晰看到貨車的身影,且認為貨車司機也能看到自己的小車,部分小車司機會保持這樣的狀態去行駛。
這種情況最為普通,小車正常超越貨車時的情景。此時貨車司機通過后視鏡無法看到小車的存在,但稍微動下身體位置可看到小車蹤影。
貨車左側盲區在貨箱尾部附近,距離貨車約為2米。左側盲區稍微比右側盲區小,通過聲音燈光等方式容易發現盲區內的車輛。這種情況下若貨車司機發現不了小車存在繼續并線,將導致小車緊急制動減速,小車司機必定大聲開罵。這種情況在一般公路和高速上同樣很容易碰到。
貨車后側盲區 小車司機駕駛時喜歡緊跟著前車,問其原因得知為了不讓人插進來,這樣行駛很有安全感,前車怎么走我跟著走就是。這樣的情況多數發生在女性司機和新手中。
從外觀察實際跟車距離約為2.5米,快速行駛時,若前車發生緊急制動,即便駕駛員反應時間再快,后車根本剎不住。若是跟在大貨車后面發生追尾,極可能會竄入貨車底部,直接被削去車頂,可直接致命,非常危險。
實際情況下貨車司機基本上不會理會后方車輛怎樣駕駛,貨車司機不會從后視鏡發現小車的存在,貨車急剎車小車必定會追尾。追尾事故貨車并不會有什么損傷,小車定會傷亡慘烈。
貨車前方 貨車前方盲區并沒有太大,且有鏡子可觀察盲區。貨車前方危險的是被其尾隨,貨車制動系統并不是十分好使,隨時會有剎不住的危險。
超越大貨車
超越大貨車時應選擇視野良好的直道,并提前并到貨車左側線路。快行駛到貨車旁時閃燈和鳴笛以示超車,超越時請快速一次性通過,不要長期待在貨車附近對超車猶豫不決。快速果斷,必要時地板油縮短超越時間。因貨車車廂高大,超越瞬間還應注意側風的影響,把握好方向盤。
絕不能待在貨車盲區
車身越大盲區越大,行駛時絕對不能待在貨車兩側盲區并排行駛,若在高速有側風情況下,因貨車尾箱高大極其容易導致翻車。同時盡量不要從右側超越貨車。
盡可不被貨車尾隨
超越貨車后不要立刻變回原來車道,應遠離貨車一段距離。在過收費站或等候紅綠燈時留意身后是否有貨車尾隨,若貨車一直閃燈鳴笛并沒有減速現象沖過來時,可能貨車剎不住或者制動失靈,這時只做一件事撒腿就跑,保命要緊。
這段事故視頻是由遇難小車的行車記錄儀所拍攝的。整段視頻一共53秒,而發生事故的過程只有不足10秒的時間,小車上的兩人卻已失去了生命。以下便是這起事故的完整視頻(由于視頻有實時錄音,小車內兩名遇難者在車禍前的對話和反應都有被收錄,可能會給觀看者帶來不安,敬請留意):
據悉,小車內一男一女均為90后,福建漳州人,兩人剛剛訂婚,準備今年完婚。本來好事將近的兩人卻被慘烈車禍剎那間奪了生命,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遇到類似路況,我們應該如何安全駕駛?
在這起事故當中,事發路段無論是天氣情況、路面情況、視野范圍等等方面,都是比較好的,但是卻依然發生了這樣的慘禍,很大程度上與兩車駕駛員的操作有直接關系。我們在日常駕駛的過程中,若是遇到類似路況好、車又比較少的路段時,同樣需要提高警惕——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路邊會出現電動車或其它車輛,干擾了你或其他駕駛員的判斷。
此外,遇上這種沒有交通信號燈指揮通行的路段時,我們切記一定要提前減速,并且仔細觀察各個方向的來車,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
視頻來源于一段行車記錄儀的畫面,記錄的是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事故發生于2月17日晚間23點,在二廣高速懷集往廣寧方向路段。因為高速堵車,一輛轎車(暫稱為A車)企圖從右側車道向應急車道變道,此時應急車道上后車(暫稱為B車)在讓車的過程中,后方一輛大貨車因為剎車不及(我們猜測是貨車根本沒踩剎車),直接推著前方兩輛小轎車往前走。A車最終遭遇粉碎式擠壓,基本被擠成碎片;B車也被夾扁。
根據事故的后續報道,B車車內共有5名乘客,其中包括兩名兒童。最終兩名兒童在送院后不治身亡,其他兩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僅僅受傷,并沒有生命危險。而關于A車,新聞并沒有太多報道,我們猜測車內應該沒有人員生還的可能了。
這起事故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違規占用應急車道,“應急車道”的話題我們近段時間頻繁提到,我們也一直呼吁“不要違規行走應急車道”。在這起事故中,A車如果不走應急車道一點事情都沒有,但偏偏它走了應急車道,又偏偏遇到這么一輛大貨車。
有人可能會說,最主要原因不應該是大貨車嗎?實際上在這起事故中,關于大貨車是剎車失靈問題還是剎車失效、又或是司機可能走神根本沒踩剎車,我們誰也不知道。甚至還存在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大貨車是因為剎車失靈,所以才走的應急車道。
每逢高速堵車,總有一大波車輛往應急車道上擠。我們曾經說過,執法取證難 違法成本低、日常不良開車習慣 從眾心理、交規關于緊急情況的解釋不明確是 違規占用應急車道屢禁不止的原因。實際上究其原因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才是主要原因。沒有意識到違規占用應急車道的危險性,亦或是僥幸的以為別人違規占用應急車道都沒事,死神肯定也不會光臨我。而正是這兩種原因,導致違規占用應急車道屢屢發生。
哪些情況可使用應急車道?
高速公路應急通道僅供應急車輛使用,包括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等在執行緊急任務時,可以在應急車道內行駛,其它車輛在非緊急狀況下禁止在應急車道上停車或行駛。
至于什么才算是緊急情況,青海交警給出的解讀是:車輪爆胎、車輛制動失靈或轉向失控、行車遭遇事故或發生火災、爆炸等意外情況;在這些情況下才能夠在應急車道緊急停車,除此之外其它情況下是不允許在高速公路應急車道停車的。
那些被部分司機自認為緊急的例如“困了在應急車道臨時歇息”、“換駕駛員”、“設導航查地圖”、“打電話”、“為小孩換尿布”、甚至“方便”等等都不是緊急情況,此時在應急車道臨時停車都是違法的。
筆者以極其常見的5種交通事故來做一次反面教材,還希望各位看官能夠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畢竟咱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因為一些不理智的想法和舉動害了身家性命那可就不好了,出門在外開車上路,務必要多留一個心眼多小心一些,小心使得萬年船嘛。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宗澤)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售價18.49-23.99萬元 2023款雪佛蘭探界者上市
- 2全新一代別克君越將于5月15日上市 內外全面革新
- 3比亞迪海豹冠軍版將于5月10日上市 設計/配置均有調整
- 4寶駿悅也兩門兩座純電皮卡官圖 將個性進行到底
- 5寶駿全新LOGO發布 首搭車型悅也5月25日上市
- 6另類的新能源大5座SUV之爭 蔚來ES6對比理想L7
- 2全新一代別克君越將于5月15日上市 內外全面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