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油價迎來“三連漲”了!
7月26日24時起,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上調,國內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75元、260元。有機構估測,按照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升容量計算,加滿一箱92號油,要多花11元左右,相當于一杯比較普通的奶茶錢。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過半,半年內國內油價斷斷續續上調了6、7次,但“三連漲”還是今年第一次。

眾所周知,進入2023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說突飛猛進,路上的綠牌車肉眼可見增多,乘聯會數據顯示,6 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完成 189.4 萬輛,其中包含新能源 66.5 萬輛,高于此前預期。
縱觀整個上半年,狹義乘用車零售量達到 952.4 萬輛,同比增長 2.7%,新能源零售308.6 萬輛,同比增長 37.3%。
那么問題來了,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油價為什么還在漲?筆者淺析了以下幾點。

1、燃油車仍占市場主力
雖然說是新能源時代,但實際上燃油車車主仍然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筆者的父輩們,他們普遍不太看好新能源汽車,且比較信賴一些老牌合資車企,像日系四強、豪華BBA、德國大眾啦,都是他們買車時會考慮的對象。

而且一臺車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開個十幾二十年不成問題,普通家庭也不是說換新車就能換的吧?因此,燃油車在市場上還是占據很大部分的,許多合資車企也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不肯放棄燃油車全面轉型新能源。
燃油車有市場,油錢就有得賺,養肥了割一波韭菜也是很正常的啦!
2、新能源汽車中混動占主力
前不久,三部門聯合發文“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除了明確未來四年的新能源汽車減免政策外,還確定了新能源汽車范圍,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燃料電池汽車。

其中,除了純電動車外,其他幾種車型都離不開燃油,而且混動車型被認為是傳統燃油車徹底轉向純電車的過渡車型,目前在市面上的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也迎合了國人面對“新能源汽車”這類新事物的保守心態,所以大多數人都會傾向于選擇混動車,相應地,對燃油的需求也少不了。
正巧混動車型也養肥了,淺割一把韭菜也很正常的啦!
3、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
透過問題看本質,筆者認為油價三連漲還是有點側面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意思。本來受到國六排放的影響,燃油車就已經在縮小產量加大折扣力度了,雖然說是有一個過渡期,但是專家們還是迫不及待呼吁“停售燃油車”,為的就是減少環境污染。

因此,買新能源車就能享有國家財政補貼、地方財政補貼、免車輛購置稅、車船稅減免、放寬汽車消費信貸以及在某些大城市實施不限行、不限號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就等于可以花更少的錢買更好的車。
而且新政策的辦法,也讓想在未來四年買車的小伙伴吃了顆定心丸,呼吁大家買新能源汽車;油價上漲呢,也在暗示大家,油車費油費錢,選擇有優惠、省油錢還能保護環境的新能源汽車才是王道!
以上只是筆者的一些“鄙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補充,最后筆者也很好奇,面對時下油價上漲、新能源當道的大環境,你是會選擇新能源汽車還是繼續堅持喜歡燃油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