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進入下半年以來,行業內外有更多理性聲音認為,惡意競爭或過度競爭不可取,應當理性看待內卷。比如舍棄利潤虧本經營,又或者以舍棄品質為代價換來產品的超低價,這些都是不利于企業或市場長期發展的“無效內卷”。
對于正式造車40年、獲得超過2600萬用戶認可的長安汽車來說,在喧囂的內卷環境下,便堅守住了造車初心,始終為用戶打造放心好車。7月20日,在重慶長安汽車綜合試驗場,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親自上陣,開展極限虐測,揭秘長安汽車如何煉就一臺好車。

先來看看這個“恐怖”的試驗場的來頭,由長安汽車獨家出資修建,累計投資就超過了30億人民幣,是亞洲最大、精度最高的動態廣場,也是中國西部唯一的汽車綜合試驗場,還是全球罕見、中國唯一的丘陵地貌綜合試驗場。在這個試驗場,每年就要測試約4500輛車,每年測試里程超2000萬公里,相當于一年繞地球500圈。

而長安為什么要斥巨資投建這個汽車綜合試驗場?為的便是可以進行極限試驗,將試驗做透,并且可以更好地把握時間進度,讓產品可以達到更極限的安全。
據了解,每一款長安車在上市前都要跑各種路面累計近500萬公里實測,包括驗極寒、極熱、高原等實測試驗,可模擬用戶10年26萬公里的試驗驗證,這樣的操作讓產品可靠性得到更大保障。

對于用戶品質與安全,長安做到“卷”無止境。在試驗場里花很多錢修了全世界的爛路,涵蓋了全球絕大多數國家真實的使用場景,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必須要把這些全球的用戶有可能去的路況全部要在極限狀態下,進行各種試驗研究最后解決問題,這里的不舒適是為了讓用戶真正的舒適。
在試驗場里打造模擬全球用戶的實際場景路況,也是長安汽車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其全球化布局早已謀劃與積蓄,堅持無海外不長安、無基地不海外,長安汽車堅持為全球用戶提供持續、可靠且富有創新價值的汽車產品與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墊江試驗場不只是服務于長安汽車,目前累計有150余家汽車企業及相關方在此進行試驗驗證。不得不說,長安這波操作徹底把格局打開,作為中國車企中的老大哥,長安不忘為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做貢獻的職責。
總結
在流量時代,秀技術、秀品質反倒成了少數的存在,但站在汽車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技術、品質、安全都應該始終貫穿其中。長安汽車站在40年的新起點上,沒有陷入價格戰、流量戰的怪圈中,而是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以高品質、高安全為先。當前,長安汽車正加速推進三大戰略,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文\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