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車窗起霧原因

在冬季,開車的朋友常常會被車窗起霧所困擾。這一現(xiàn)象背后,主要有兩個關鍵因素在 “作祟”。
首先是車內外溫差大。冬天車外溫度很低,而車內由于人體散發(fā)的熱量、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熱量等,使得溫度相對較高。當熱的水蒸氣在車內遇到冰冷的車窗玻璃時,水蒸氣遇冷會迅速液化,就像我們冬天從室外走進溫暖的室內,眼鏡片會瞬間蒙上一層霧一樣,車窗玻璃也就出現(xiàn)了一層朦朧的霧氣。
其次,車內濕度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車內人員呼出的氣體中含有大量水汽,或者在車內放置了潮濕物品等,都會增加車內濕度。在高濕度環(huán)境下,即使車內外溫差沒有特別大,水蒸氣也更容易在溫度較低的車窗玻璃表面凝結成小水滴,從而形成霧氣。
車窗起霧會嚴重影響駕駛視線,帶來安全隱患。所以,學會正確開啟空調除霧就顯得尤為重要。
空調除霧方法

冷風除霧
當車窗起霧時,若想快速除霧,可采用冷風除霧法。首先,打開 A/C 制冷開關,接著將空調的出風口調至前擋風玻璃出風口。其原理是通過降低玻璃表面溫度,讓車內外溫差減小,同時利用空調的除濕功能降低車內濕度,使水汽難以在玻璃上凝結 ,從而快速消除霧氣。但這種方法也有弊端,在寒冷的冬天,冷風吹入車內,會讓駕乘人員感到寒冷不適;而且一旦關閉冷風,隨著車內溫度回升,霧氣很容易再次出現(xiàn)。
暖風除霧
暖風除霧的操作流程如下:車輛啟動后,不要急于開啟暖風,先讓發(fā)動機預熱一會兒,大約 2 - 3 分鐘。然后打開外循環(huán),將溫度調節(jié)旋鈕轉到熱風區(qū)域,一般溫度設定在 25℃ - 28℃較為適宜,再將出風口調至前擋風玻璃出口。剛開始使用暖風時,霧氣可能會暫時加重,這是因為熱空氣使玻璃上的小水滴蒸發(fā),形成了更多水汽,但持續(xù)吹 5 分鐘左右,霧氣就會逐漸消散,此時可切換為內循環(huán)。暖風除霧的優(yōu)點是能徹底除霧,且除霧后不易反復,缺點是耗時較長,在霧氣剛出現(xiàn)時使用效果較好。
特殊方法:暖風和 A/C 結合
這種方法既能保證車內溫暖,又能快速除霧。操作時,將空調溫度調高,打開 A/C 開關,把風向調至前擋風玻璃位置。這樣做的原理是,調高溫度能讓車內保持溫暖舒適,而 A/C 工作可降低車內濕度,減少水汽在玻璃上凝結,達到快速除霧的目的。此外,在使用暖風時開啟 A/C,還能避免壓縮機長時間不工作導致的性能下降,延長壓縮機使用壽命。
除霧注意事項

在使用空調除霧時,有一些重要事項需要注意。
啟動車輛后,不要立刻開啟暖風除霧,因為此時發(fā)動機水溫較低,吹出的可能是冷風,不僅無法有效除霧,還會增加發(fā)動機負荷。應先讓發(fā)動機預熱 2 - 3 分鐘,等水溫升高后再開啟暖風。
使用暖風除霧時,不要按下 A/C 制冷開關。因為暖風的熱量來自發(fā)動機冷卻液,開啟 A/C 不僅不會增強除霧效果,還會增加油耗,畢竟 A/C 啟動會讓壓縮機工作,消耗額外能源。
適時切換內外循環(huán)。剛開始除霧時,建議開啟外循環(huán),引入車外新鮮空氣,降低車內濕度,加快除霧速度;等霧氣消散后,可切換為內循環(huán),保持車內溫度穩(wěn)定,減少車外冷空氣進入。
長時間使用暖風除霧時,一定要留一點車窗縫隙。因為車輛密閉空間內,發(fā)動機燃燒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若進入車內,容易導致中毒。留縫隙能讓空氣流通,避免一氧化碳聚集,保障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