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當下,電池技術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其中,鋰電池和碳酸鋰電池備受關注,它們究竟有何區別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講講。

從結構材料上看,鋰電池中的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是由鎳鈷錳或鎳鈷鋁組成 ,負極材料使用石墨。而碳酸鋰電池一般指鋰離子電池,常見的鈷酸鋰碳酸鋰電池,正極材料是鈷酸鋰,負極材料如鈦酸鋰等。
能量密度方面,三元鋰電池由于正極材料中鎳含量較高,能量密度通常高于碳酸鋰電池。這意味著在相同重量或體積下,三元鋰電池能儲存更多電能,可為車輛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比如一些高端純電動車搭載三元鋰電池,續航輕松可達 500 公里甚至更高。而碳酸鋰電池能量密度較低,續航相對較短。
循環壽命上,碳酸鋰電池通常更有優勢。其正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結構變化較小,可循環充放電的次數較多。而三元鋰電池的正極材料在充放電時可能出現結構不穩定情況,循環壽命相對遜色。
安全性也是大家關心的重點。碳酸鋰電池熱穩定性較好,安全性相對較高。三元鋰電池在高溫環境下卻可能出現熱失控,有引發火災或爆炸的風險。
成本上,三元鋰電池生產工藝復雜,且用到鎳、鈷等稀有金屬,成本較高。而碳酸鋰電池成本低,技術也更為成熟。隨著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每噸 60 萬元暴跌到不到 8 萬元,碳酸鋰電池成本進一步降低。
總之,鋰電池中的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續航長,但成本高、安全性有隱患;碳酸鋰電池成本低、安全性好、循環壽命長,不過能量密度低、續航短 。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大家可根據自身需求和側重點來考量電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