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新
編輯 |王博

2月10日,比亞迪發布「全民智駕」戰略,首批21款車型搭載「天神之眼」智駕系統上市。
HiEV獲悉,在這一批次21款車型中,除去有激光雷達的天神之眼A和天神之眼B,僅海獅07EV與卓馭科技聯合開發,其余的天神之眼C車型均系比亞迪自研,包含英偉達OrinN和地平線J6M平臺。
比亞迪全民智駕項目于去年9月在內部立項,在實現第一階段天神之眼C平臺搭載自研的「高速NOA與自動泊車算法」之后,繼續向「端到端城區」邁進。
比亞迪的自研算法開發,由新技術院下的算法中心在全力推進,這一團隊的目標是在今年實現自研端到端城區智駕的量產。
一、從高速向城區,比亞迪自研第二階段
2024年第三季度末,比亞迪在內部立項了推動全民智駕量產的「A項目」,即比亞迪的大部分車型,上至百萬級的仰望下至10萬元以內的海鷗,要標配智駕。
其中,配置份額最高的天神之眼C平臺,要率先實現自研算法量產,功能上覆蓋高速NOA與自動泊車。C平臺指的是英偉達OrinN與地平線征程6M這一級的中算力平臺。
2月,這一部分的自研算法成功交付,隨即比亞迪「全民智駕」戰略順利對外發布。
在下一階段,比亞迪要實現「端到端城區」算法的自研量產。HiEV獲悉,端到端城區算法的開發前期基于雙OrinX平臺正在開展。
比亞迪的智駕開發歸屬于外界熟知的「規劃院」。
2024年,比亞迪改組「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為「新技術院」,并將智駕開發升格為「智駕中心」與「算法中心」兩大部門。
其中算法中心,由前比亞迪第五事業部軟件中心總監李鋒領導?!杆惴ㄖ行摹棺鳛楣讨?,向韓冰領導的「智駕中心」競爭定點車型,「智駕中心」則負責所有車型智駕方案的驗證和集成交付。
具體到端到端城區智駕,比亞迪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在去年8月接受晚點采訪時曾提到,「正組建一個精英團隊,主攻端到端?!?/p>
目前,這一工作正由算法中心旗下一支團隊在推進,向李鋒匯報。
「算法中心」當前的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端到端城區智駕量產上車,這與長安等車企的自研目標一致。
2024年10月,長安的自研智駕團隊交付了基于單OrinX的高速NOA方案,其目標是在2025年交付端到端城區智駕。
此外,除蔚小理等新勢力品牌之外,還有吉利體系中極氪和路特斯分別量產了基于雙/單OrinX的城區智駕方案。
二、500萬車輛規模下,自動駕駛的Scaling Law
2024年在特斯拉FSD V13的帶領下,業界在大模型驅動的智駕系統上取得顯著突破。華為、理想、小鵬等也先后推送了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城市NOA。
搭建數據閉環的搭建,數據閉環工具鏈的開發,以及從大量的實際行駛數據中篩選高質量的數據稱為提升系統性能的關鍵。
2023年中,比亞迪曾經公布已積累有150PB的行車數據,不過在那之前,比亞迪大部分車輛上搭載的都是L2基礎輔助駕駛系統,其數據質量難以用于當前的模型訓練。
2024年下半年,配合即將到來的大規模量產計劃,比亞迪已經開始投入搭建數據閉環平臺,包括算力與大數據平臺。
目前在新技術院下,還設有先進技術研發中心,也稱「AI中心」。
據晚點報道,先進技術研發中心,包括 AI 實驗室、AI 超算開發部、大數據平臺部等,主攻 AI 算法、AI 基礎設施、大模型等技術及平臺。
根據華為車BU公布的數據,其在2025年2月有53.27萬活躍智駕用戶;理想汽車截至2024年底,有智能駕駛用戶數110.9萬人。
憑借全民智駕,比亞迪希望撬動每年500萬臺級的智駕車規模,實現對智駕先發者們的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