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東風汽車集團發布2024年度財報,營收1061.97億元,同比增長6.86%;毛利潤135.85億元,同比大增38.2%,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0.58億元,2023年同期虧損38.87億元。這一成績的背后,是東風汽車以嵐圖品牌為核心的新能源轉型戰略的全面落地,以及與華為深度合作帶來的技術賦能。

嵐圖汽車作為東風集團新能源轉型的主力軍,2024年交付量達8.57萬輛,同比增長70%,增速遠超行業平均的35.5%,并貢獻了集團新能源銷量的22%。其核心車型嵐圖夢想家連續多月蟬聯35萬元以上新能源MPV銷冠,單車均價超39萬元,市場占有率高達33%,成為高端市場的現象級產品。憑借800V高壓碳化硅平臺、5C超充技術等硬核配置,嵐圖知音切入20萬級純電SUV市場,進一步擴大銷量基盤。
嵐圖的高端化戰略不僅提升了品牌溢價,還通過規模化生產優化成本。例如,其武漢工廠實現14個月改造升級,年產能達15萬輛,沖壓、焊裝車間自動化率100%,單臺車生產成本降低12%。2024年,嵐圖毛利率躍居行業第二,單車研發投入超2萬元,技術投入轉化為市場競爭力。

當然,除了本身嵐圖的品牌定位優秀之外,東風與華為的合作是扭虧為盈的關鍵變量。2024年,嵐圖夢想家成為全球首款搭載華為乾崑智駕與鴻蒙座艙的MPV,智駕能力覆蓋“車位到車位”全場景,帶動訂單量突破6.5萬臺,其中30%用戶選擇華為智駕版本。華為的技術注入不僅提升了產品智能化水平,還通過聯合研發降低開發成本,數據顯示,乾崑智駕系統的引入使嵐圖智駕模塊研發周期縮短40%,成本下降30%。
而到了更深層的協同體現在架構層面。雙方聯合開發的天元架構實現了軟硬件解耦,支持L3級以上智駕功能擴展,并首次將高階智駕下探至30萬元級市場。2025年,嵐圖全系車型將搭載華為智駕系統,進一步擴大技術普惠效應。
不僅如此,在整體的研發上,東風集團還通過研發自研+生產優化雙路徑實現降本增效。2024年研發投入86億元,占比8%,重點突破智能駕駛與三電技術。例如,自研的鯤鵬智駕系統針對中國路況優化,故障率較行業平均低15%。一體化壓鑄技術使車身零件減少30%,制造成本降低20%。

武漢工廠采用柔性化生產線,支持5款車型混流生產,最快118秒下線一臺車,交付周期縮短至5天。數字化管理系統使庫存周轉率提升25%,人力成本下降18%。供應鏈上與寧德時代、地平線等企業共建產業聯盟,動力電池采購成本下降10%,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率提升至85%。這套體系化能力推動自主乘用車毛利率提升8.4個百分點,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13.4%,成為利潤增長主力。
海外市場方面,東風集團也有重點關照。2024年,嵐圖進入挪威、意大利等歐洲八國,海外銷量占比提升至15%。其Let's VOYAH戰略規劃到2030年覆蓋全球60國,建成500家銷售網點,目標海外銷量50萬輛。歐洲市場對高端新能源車型的旺盛需求,為東風貢獻了更高毛利。
汽車網評:東風汽車的扭虧為盈,印證了技術自研、生態合作、效率革命的轉型路徑的有效性。嵐圖的高端突破與華為的技術賦能,不僅重塑了品牌價值,更通過規模化與智能化降本,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跨越。未來,隨著華為智駕全系搭載、全球化布局深化,東風汽車或將在新能源賽道上書寫更多動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