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和手機,誰更保值?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把票投給汽車,但是事實上,汽車的保值率可能還不如手機。

幾天前,長城坦克300柴油版發布會公布了一則數據,坦克300的三年保值率70.15%。本來一看,覺得沒什么值得稀奇的,燃油車時代,日系的保值率幾乎每一款都能超過這個數值。
然而當筆者查閱保值率排行榜時卻發現,這已經是緊湊級SUV里的第一名,這一數值甚至超越了本田CRV。

于是,筆者又對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產生了濃厚興趣,結果在網上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有關新能源汽車的三年保值率數據。
后來才知道,很多新能源汽車產品推出還不到3年,甚至一些品牌都沒活過3年。
只在網上找到一個兩年平均保值率——51.5%。

什么概念?2023年3月,你花30萬購買一臺新能源汽車,到今天準備把它賣了,只能拿到15萬。而且這還是在賣給朋友的情況下,如果你賣給二手車販子,可能還要再少1-2萬元的利潤空間。
反觀電子產品,2年前花8200元購買的蘋果iPhone 14ProMax,現在回收價也能輕松突破4000元。
影響保值率的核心因素有兩個,一是工廠產能,另一個則是汽車廠家的官方降價。
如果工廠產能不足,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階段,那么二手車的保值率會非常高,小米SU7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如果汽車廠家不斷更新改款,并且對老款車型降價促銷,那么二手市場的的保值率就會崩盤。

為啥日系保值?就是因為價格產能穩定,以及不隨便推出新款。
而當下,很多今天看起來比較頂尖的配置,例如高階智駕、高算力芯片,可能用不了2-3年就會被社會淘汰。那時候再想把舊車賣了換輛新車,就會發現老車的保值率已經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