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用手也可以開車啦!
IEEE專家認為無人駕駛汽車在未來將是最為可行的智能交通形式,預計到2040年它們將稱雄路面,并革命性改變車輛行駛方式
美國紐約,2012年9月6日—全球最大的科技專業人員組織——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的杰出成員致力于造福人類的前沿科學技術研究,認定無人駕駛汽車為未來智能交通中最具發展潛力的一種形式。預計到2040年,無人駕駛汽車將占汽車總量的75%。
IEEE高級會員、意大利帕爾馬大學計算機工程學教授Alberto Broggi博士說:“無論是何種智能交通工具,基礎設施通常都是其普及過程中最大的瓶頸。而對于無人駕駛汽車而言,因基礎設施所帶來的發展障礙將會較為輕微,因為我們可以使用已有的交通網絡。可以想見,無人駕駛汽車將有著足夠的優勢去改變世上大多數人的日常出行方式。” Broggi博士的此番言論并非沒有根據,在2010年他領導的一個無人駕駛試驗項目中,兩輛無人駕駛汽車就成功完成了從意大利帕爾馬至上海,逾12,875公里的里程。
無人駕駛汽車數量的增加將在未來28年里催化駕車出行方式的轉變,并引發車流量、道路交匯處及高速公路設計規劃,乃至駕照考核發放方面的大變革。
● 沒有交通信號燈的時代
無人駕駛汽車通過精密的通訊傳感器來進行操控以確保行駛的安全性及高效性。當道路上所有的車輛都使用無人駕駛技術,車輛就可以通過車輛間及車輛與基礎設施間的數據通信來保證其在路面上的正常行駛,這意味著交通指示燈和停泊指示標可能將再派不上用場。Broggi博士補充道:“我們可以在十字路口配備傳感器、攝像頭和雷達以監測和調控車流,從而幫助避免車輛碰撞的問題,保持車道安全暢通。汽車的行駛全自動化的實現,將抵消交通指示燈存在的必要性。”
● 各行其道互不干擾的時代
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高速公路的路況也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無論是無人駕駛汽車還是傳統汽車都將有他們特定的車道,這既有助于減少交通擁堵,使車輛大大提速,也可以增加行車效率。IEEE會員、智能系統研究中心總監Azim Eskandarian博士認為:“高速公路專用車道的應用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更流暢、精簡的交通流量模型,從而使車輛的運作變得更節能高效。當這種新型的交通模型配合上無人駕駛汽車,將能使行車變得更安全、更高速。甚至這還可以允許車與車之間有更近距離,特別是在交通流暢、車輛排成列狀或車輛使用無人駕駛功能的時候。”
這個觀點得到其他中外專家的認同。IEEE會士、中國科學院社會計算與平行系統研究中心主任王飛躍博士指出:“智能交通技術將在解決交通擁堵相關問題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而Broggi教授則相信,到2040年,自動駕駛汽車的最高車速完全有可能提高至160公里/小時。
● 共享汽車的時代
無人駕駛汽車也會使汽車共享計劃變得更加普遍。比如,一輛車載著你到了目的地,完成任務之后,它就可以隨時為下一個用戶服務。Broggi博士解釋道:“如今汽車在其使用壽命90%以上的時間里都是閑置的,汽車的共享服務卻可以使汽車持續行駛,獲得更高效的運轉并節省燃料。”
無人駕駛汽車共享計劃也將使各個年齡層的人群都可以使用汽車,因此駕駛執照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Eskandarian博士說:“我們在坐火車或公交車的時候是不需要任何執照。同理,在一個沒有駕駛員介入的行車過程中,汽車將會完全自動化行駛,那么駕駛員或者乘客對汽車的使用就不存在任何特殊要求了,但是這些車輛明顯需要更多的資格審核并滿足新的標準。”
● 沖破障礙的時代
盡管無人駕駛汽車有著諸多優點,但是駕駛員和乘客仍然難以接納。而這也是整個無人駕駛汽車普及過程中最大的障礙。IEEE的會員、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計算機系統工程學院副教授Jeffrey Miller說:“駕駛員和乘客很難完全相信人類有足夠成熟的技術去全面控制無人駕駛汽車。目前,汽車制造商們已經開始將包括中平行泊車輔助系統、自動駐車制動系統,以及疲勞駕駛自動預警保護系統在內的自動化性能融入到車輛中以幫助人們逐步接受無人駕駛技術。在未來的28年里,自動化技術將在 ‘滾雪球效應’的作用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我相信,無人駕駛汽車將成為未來路面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