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征求新能源車安全體系建設意見

2025-02-14 21:28:05 作者:資訊小編

近日,工信部發文,將公開征求對《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建議。此舉旨在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壓實新能源汽車廠商主體責任,加快構建系統、科學、規范的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在2021年11月20日前通過以下方式和途徑提出意見:

1.將您的意見郵寄至北京市西長安街13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請在信封上標注“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字樣。

2.通過電子郵件向qiche@miit.gov.cn發送評論;或者將您的意見傳真至:010-66013726。

●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全文如下:

為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加快構建系統、科學、規范的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等文件要求,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一般要求

以Xi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切實提高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助力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2035年遠景目標。

二是完善安全管理機制

加強組織保障。企業應當明確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主管部門及相關責任人,由該部門負責統籌推進企業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業應完善涵蓋產品開發設計、制造、運行監控、售后服務、應急響應、事故處理等各個環節的安全管理體系,包括企業的相關管理措施和實施細則。

第三,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

規范產品安全設計。企業應制定產品安全設計規范,并根據已售車輛暴露出的安全問題不斷修訂完善。安全規范應細分為車輛級、系統級和部件級,包括但不限于車輛功能安全、動力電池安全、運行控制安全、充換電安全、消防安全和故障預警功能等。

加強供應商管理。企業應對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輛控制系統供應商提出明確的產品安全指標要求,制定供應商能力審核和質量體系評價體系,定期開展供應商評價并形成報告。如因產品質量導致召回,應及時對相應供應商進行重新評估。鼓勵關鍵零部件供應商開放與產品安全和質量分析相關的必要數據協議。

嚴格的生產質量控制。企業要建立完整的生產信息管理系統,合理設置安全質量監測節點,積極提升在線檢測能力。產品下線時,100%進行整車絕緣試驗、充放電試驗、淋雨試驗等項目,按標準要求進行涉水取樣和路試取樣,并出具檢驗合格證明,試驗數據存檔期不小于產品預期壽命周期。

提高動力電池的安全水平。企業應積極與動力電池供應商開展設計協作,不斷優化整車與動力電池之間的安全匹配和熱管理策略,明確動力電池的安全邊界,提高動力電池在碰撞、振動、擠壓、異常充放電等情況下的安全防護能力。熱失控實時監測預警裝置及早期抑制滅火措施的應用研究。

四是充分發揮企業監控平臺的效能

開展安全運行狀態監測。企業應落實安全監測主體責任,自行搭建企業監測平臺或委托第三方對已銷售新能源汽車運行狀態進行監測。監測數據應按照《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進行上傳,確保上傳數據的及時性、真實性和有效性。監測數據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在國內存儲,如需在境外提供,應通過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建立隱患車輛排查機制。企業應及時跟蹤確認長時間下線車輛的安全狀況,并記錄下線原因;對大面積聚集停放的車輛要進行專項排查,妥善處理;有批量安全問題的車輛應立即召回。

加強運營數據的分析和挖掘。企業要加強對車輛運行數據的分析挖掘,不斷優化產品在不同場景下的安全性能,積極應用先進的安全預警方法,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預警能力。

第五,提高售后服務能力

加強售后服務網點建設。企業應根據市場規模、使用場景等合理安排售后服務網點和動力電池回收網點。完善售后服務網點新能源汽車專用檢測工具和設備,合理供應和妥善管理專用備件,增強服務人員安全服務意識和新能源汽車檢測、維修、保養、召回、應急處置技能,確保所有服務網點具備必要的售后服務能力、安全防護和應急處置能力。

優化維護服務。企業應細化產品維修項目,提供維修手冊并及時通知用戶進行維修。加強維修過程中關鍵零部件的質量檢查,結合車輛使用壽命、里程、故障報警信息等,開展安全隱患抽樣檢查。,及時發現產品安全隱患并妥善處理,積極召回存在相同質量缺陷的同類產品。

引導消費者合理使用車輛。企業應提供駕駛操作規范手冊,引導消費者培養良好的汽車保養習慣,引導消費者妥善處理安全隱患或事故。企業應建立健全客戶檔案制度,確保及時、準確地確定缺陷汽車產品的范圍。

六、做好事故應對和處置工作

提供應急響應服務。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法和預案,建立7×24小時應急處置通道,明確告知消費者應急報警方式,確保及時準確接收用戶報警信息,記錄并妥善處理,積極減少事故損失。

深化事故調查分析。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事故調查分析制度。發生火災、燃燒、車輛疑似失控等安全事故時,企業應積極配合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開展事故調查,深入研究事故原因,并按相關要求提交車輛事故數據和事故分析報告。

開展問題分析和改進。對于在單一車輛或同一產品技術平臺上反復發生的類似事故,企業應重點管控,進行深入調查和原因分析。如因設計或系統原因造成車輛事故,應對相應車型采取改進措施,消除安全隱患;對于操作不當造成的車輛事故,要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在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進行培訓。

七.保障措施

建立自查機制。企業應根據本指導意見積極建立健全安全體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對企業運行監測平臺進行評價,并于每年12月31日前將評價報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

加強監督檢查。工信部將與相關部門建立工作機制,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對缺乏安全制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拒不配合事故調查的企業,視問題性質和嚴重程度,將采取約談、公開通報、責令限期改正、暫停或取消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等措施。

做好協調工作。各地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按照《道路機動車輛制造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條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相關要求,配合對本意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補充附件:新能源汽車安全監控平臺規范

新能源汽車廠商作為汽車安全的責任主體,應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監控平臺,對企業生產銷售的所有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運行狀況進行監控。新能源汽車安全運營監控平臺可自行搭建或通過第三方平臺租用,應符合以下性能和功能規范,并制定完善運營管理規范。

一、平臺性能規范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監測平臺應符合以下性能規范。

數據接入企業監控平臺應滿足企業所有生產、銷售車輛的數據接入要求。2021年1月1日后生產銷售的新能源汽車,應按照《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的規定接入監控平臺。

數據存儲

A.平臺閑置產能至少要滿足未來半年的存儲需求,具備產能預警機制和靈活的產能擴張;

b、具有存儲車輛全生命周期數據的能力;

c .滿足數據安全要求,并具備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能力。

數據計算

a、具備車輛全生命周期數據分析計算能力,實時計算響應速度延遲小于10分鐘;

B.平臺的計算能力應滿足平臺功能穩定高效運行的要求,系統負載小于60%。

數據檢索

a、平臺可以快速查詢檢索,訪問平臺頁面的響應時間小于5秒,復雜統計關鍵數據的平均響應時間小于10秒,大量數據的逐步顯示小于1分鐘。

b、具有數據檢索和導出功能,任意3個月內任意20輛車的運行數據導出時間應小于1小時。

穩定性和安全性

A.平臺穩定性高,全年停機時間不超過500分鐘。

B.平臺應具備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完整的安全訪問日志、預警、審計功能和相應的處理機制。

二.平臺功能規范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監控平臺應符合以下功能規范。

實時監控

A.車輛運行數據應嚴格按照《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執行,并保證上傳數據的及時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b、可以實時查看和監控車輛運行數據。

數據驗證

a、具備數據有效性、數據清洗和驗證功能;

b、可輸出車輛全生命周期數據驗證評估報告,包括非傳輸、缺失、中斷等異常情況。

故障報警

一、平臺應合理設置三級故障報警功能和自動處理功能;

B.平臺應具有完整的報警信息顯示、查詢和響應功能;

C.平臺應具有報警數據統計分析功能。

隱患排查

a、平臺應具備查隱患車輛功能,具備隱患車輛查詢、統計、導出功能;

b .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包括但不限于長時間下線的車輛、大面積停放的車輛、頻繁報警的車輛等。

安全預警

A.平臺要有監控大數據分析挖掘的能力,對行駛中的車輛進行安全警示。

B.平臺應對安全預警結果進行分級處理,具有完整的預警響應策略和處置功能。

車輛檔案

A.平臺應具備全生命周期的車輛檔案管理、查詢和導出功能;

B.車輛檔案應包括但不限于生產銷售記錄、系統監控記錄、故障報警記錄、預警分析結果、產品維修和事故處理等。

三.平臺運行管理規范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監控平臺應符合以下運行管理規范。

人員組織保障包括平臺人力資源支持、組織架構和職責分工,及其在質量管理體系和售后服務體系中的作用等。

運行管理系統包括監控工作流程、7×24小時監控值班系統、數據安全管理系統、數據備份系統、平臺定期檢查系統、安全教育培訓系統、車輛故障及運行情況分析匯總系統、系統運行情況記錄歸檔系統等。

隱患排查機制包括基于平臺監測數據和售后反饋信息排查車輛運行安全隱患的系統。

應急響應機制包括應急工作組及相關職責、產品監測狀態異常和安全事故時的應急處理機制和應急預案。

文檔資料管理文檔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保管、利用應設置固定的處理程序和相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并設定保管期限。

熱門閱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67194线路1(点击进入)|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爽爽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啊用力太猛了啊好深视频免费 | 做暧暧小视频全集免费| 色吊丝中文字幕| 国产女人18毛片水|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 顶级欧美熟妇xx|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好男人看视频免费2019中文|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亚洲欧美成人|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视频| 午夜内射中出视频| 美女裸体a级毛片| 国产一卡二卡3卡4卡四卡在线| 黄色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69堂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够够了太深了h1v3| canopen永久|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色|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 网友偷自拍原创区| 国产chinasex对白videos麻豆| 跪在校花脚下叼着女主人的鞋| 国产在线视频色综合|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视频图片|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日本www视频|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