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極分化嚴重 評美車企新能源汽車發展
美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發生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一方面,像特斯拉這樣的全球標桿電動車企業已經誕生;另一方面,象征著美國汽車制造業實力的三大集團在全球汽車產業電氣化轉型過程中遲遲沒有動作。是什么原因導致美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兩極分化,他們對未來有什么規劃?
◆狀態:只有特斯拉一家。
根據insideevs的統計,今年1-9月美國純電動汽車總銷量為17.38萬輛,其中特斯拉車型總銷量為13.57萬輛,占比達到驚人的78%。另一方面,剩余22%的銷量共覆蓋16款車型,其中只有一款車型是美國車企生產的,那就是通用旗下的雪佛蘭Bolt(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至少福特曾經出售過福克斯(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油改電車型。然而,在菲亞特合并之前,克萊斯勒集團旗下的品牌尚未銷售純電動車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FCA前CEO塞爾吉奧·馬爾周對汽車電氣化并不看好,所以克萊斯勒在新能源市場的布局也非常保守。
那么,美國車企的插電式混動車型和增程式混動車型在北美市場表現如何?在insideevs統計的近30款車型中,只有4款來自美國品牌,它們的總銷量還沒有超過首款豐田普銳斯(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PHEV的銷量。
看完北美市場,我們再來看看美國車企在全球兩個重要新能源市場的表現,一個在歐洲,一個在中國。首先,我們來談談歐洲。根據insideevs的數據,截至今年7月,歐洲新能源車前20名中,只有兩款美國Model 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分別是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Model S,都來自特斯拉。
最后,我們來看看美國車企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由于市場規模大,加上政府雙點政策的引導,美國公司在這個市場的車型比其他市場多。像寶駿E10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系列和通用汽車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別克微藍系列;福特領先的EV和蒙迪歐(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PHEV;;FCA還將克萊斯勒大捷龍PHEV(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吉普指揮官PHEV(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引入中國。
但根據協會公布的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數據,只有美國品牌的寶駿E100車型進入前20名,其余車型均未上市,就連在歐美市場表現強勁的特斯拉也來到中國,出現了一些水土不服的情況,整體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從三大市場的表現可以看出,美國車企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呈現兩極分化的發展趨勢。一方面,純電動汽車全球標桿企業特斯拉誕生;另一方面,美國傳統汽車公司在全球汽車產業電氣化轉型過程中逐漸落后。那么,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呢?
◆傳統車企落后的深層次原因
因為我們不是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直接見證者,很難通過經驗判斷為什么美國車企會在新能源市場出現嚴重的兩級分化。因此,我們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更復雜、更深刻。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美國傳統車企在新能源市場發展緩慢的原因。
前幾天,有這樣一個消息。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統計,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美國9月份的石油出口量已經超過進口量,成為“石油凈出口國”。這表明該國石油供應充足,現在油價將相對穩定。
對于絕大多數受百年燃油車文化影響的美國人來說,他們享受著相對較低的油價。當今天面對純電動汽車續航時間短、充電時間長的問題時,自然不能接受這個新事物。這種觀念也可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傳統汽車廠商的決策。
低油價可能只是阻礙美國傳統車企布局新能源汽車的表面原因。在一本名為《誰殺死了電動汽車》的書中?)紀錄片中,導演通過對汽車制造商、立法者、工程師和消費者的采訪,得出結論:當時電動汽車發展背后的黑手是美國石油巨頭。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電動汽車的崛起將使汽車不再需要燃料,這將危及包括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康菲石油公司在內的石油巨頭的核心利益,因此他們的阻撓也是合理的。
要知道,自2021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三大汽車集團中有兩家已經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依靠外部救濟繼續生存。只有福特家族艱難生存,吃了不少苦頭。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新興領域,投資要求高,回報不確定,所以這些廠商進入市場會非常謹慎。
基于上述觀點,低油價、外部阻撓和謹慎態度可能是美國傳統車企在重要新能源市場表現不佳的深層次原因。
然而,特斯拉為什么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有業內資深人士指出,這主要是因為特斯拉盡可能放大了電動車相比燃油車在加速、儲物空空間上的優勢,并打造了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和電氣化架構,提升產品體驗。同時,特斯拉還通過自建超級充電站,優化產品能耗,提高電池容量,彌補了電動汽車在續航方面的不足,打造了一款綜合產品實力強、產品規劃合理的電動汽車。
破局◆破損:傳統車企也開始布局電氣化。
如今,隨著全球燃油車反售政策的出臺,政府的大力支持,技術的快速發展,任何不重視新能源汽車的企業都可能很快被投資者拋棄。就連一向抵制汽車電氣化的FCA集團前CEO馬爾周奈也為公司制定了電氣化戰略,從2021年起,5年內投資90億歐元。
為了彌補過去電氣化技術上的不足,近日有消息稱,FCA集團正在與法拉第未來和SERES接觸,與后者進行技術合作,以彌補其因轉型較晚而在電氣化技術上的不足。
與專注于一個品牌的FCA集團相比,通用汽車的電氣化戰略如火如荼。根據官方消息,通用汽車計劃在2023年前推出至少20款新電動汽車,其中9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汽車將由上汽通用制造,重點是加速中國的電氣化進程。今天,上汽通用為中國設計的雪佛蘭Tour和別克微藍已經上市。
據了解,通用汽車將率先將新開發的BEV3純電動車專屬平臺用于凱迪拉克全新SUV,使該品牌成為下一步電氣化發展的先行者。該平臺將極其靈活,兼顧轎車、SUV、跨界車等車輛實現最大應用,從而優化成本結構。
作為唯一經受住2021年經濟危機考驗的美國傳統汽車公司,福特的電氣化戰略更加靈活和雄心勃勃。福特計劃在2017-2022年投資110億美元用于電氣化。目標是到2022年生產40輛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遠高于通用和FCA。
此外,福特不僅會自行開發純電動車平臺,還會基于大眾的MEB開放平臺打造純電動車車型,兩條腿走路,橫掃高、中、低端市場。今天,福特在最近的洛杉磯車展上發布了其首款純電動SUV——野馬Mach-E。該車型搭載了福特自主研發的Global Electric電動車平臺,支持單電機、雙電機等多種驅動形式,以及不同容量規格的電池。
◆未來:美國傳統車企翻身沒那么容易。
雖然美國傳統車企已經開始加快電氣化轉型的步伐,但產品落地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或許你會發現,在美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榜單上,有很多歐洲、日本、韓國品牌推出的新能源汽車,比如奧迪e-tron(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捷豹I-PACE、現代KONA EV等等。
面對對手的強勢攻勢,傳統美系品牌的處境變得非常被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動作緩慢:目前美國傳統車企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屈指可數,電氣化轉型戰略落地速度已經落后。在重型車型方面,在最近的洛杉磯車展上只有福特發布了Mustang Mach-E,交付時間最早也要在明年年底。
2.投資: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FCA計劃在2023年前投資90億歐元用于公司的電氣化轉型,福特計劃在2022年投資110億美元,但通用目前似乎沒有明確的電氣化轉型投資目標。相比之下,大眾計劃到2022年投資150億歐元用于電氣化轉型,而戴姆勒計劃到2030年僅在電池采購方面就投資200億歐元。在資金投入方面,美國傳統車企幾乎沒有優勢;
3.技術突破:除了福特已經亮相的野馬Mach-E,在性能和續航上具備與特斯拉Model Y相媲美的技術實力外,我們沒有看到其他傳統美系車企的純電動車技術有新的突破。
至于特斯拉,在最近的洛杉磯車展上,特斯拉推出了Cybertruck純電動皮卡,獲得了極大的關注。明年,特斯拉將開始量產新一代Roadster和Model Y,一款Semi半掛卡車也躍躍欲試。至于特斯拉未來發展戰略的成功與否,一年內翻了一番的股價或許已經給出了答案。
◆全文摘要: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是什么讓美國車企在新能源市場如此兩極分化?目前看來,這個問題的外部因素可能與美國市場的特殊環境有關,而內部因素則是美國傳統車企對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猶豫不決,導致發展機會的延遲。然而,全球各大車企已經開始占據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市場,美國傳統車企反擊越來越難,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