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荒”真假辨 汽車產業影響幾何?
“電池短缺?目前,它們還沒有達到滿產。為什么供應緊張?”當被問及電池供應時,動力電池行業的人感到有些驚訝。另一方面,“電池荒”比“芯荒”更厲害的說法此起彼伏:催當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發貨,何蹲守電池的謠言不絕于耳。
那么,動力電池“短缺”是真是假呢?“電池短缺”的背后是誰?未來如何解決電池供應問題?通過多方咨詢發現,所謂“電池荒”主要表現為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電池短缺”只是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時出現的局部供需失衡。
備受爭議的“電池短缺”
“目前我們還沒有追蹤電池短缺的問題。”動力電池行業分析師王敏強烈反對“電池短缺”一詞。在他看來,動力電池容量已經處于過剩階段,電池短缺的觀點根本站不住腳。“沒有人比當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的產能利用率更高,而當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依然顯示有庫存,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電池短缺的情況?”
王敏以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為例計算,“保守估計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有效產能至少為100GWh,今年1-6月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裝機容量為24GWh。去年年報顯示,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的庫存約為14GWh。”從這些數據來看,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不會出現電池供應短缺的情況。
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年報印證了王敏的觀點。報告顯示,2021年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電池年產量為51.71GWh,產能利用率為74.83%。同樣,2021年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裝機容量為31.9GWh,根據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電池產量與裝機容量數據對比,動力電池處于供大于求狀態。
此外,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1-6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為74.7GWh,而累計裝機容量為52.5GWh,這意味著上半年仍有22.2GWh產品未裝機,接近總產量的30%。“電池總產量和裝機量數據相差這么大,怎么證明電池短缺?”王敏說。
“電池短缺本質上是供給關系的失衡。一般來說,動力電池產能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但就細分行業而言,則是供需不足。”羅蘭·貝格資深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鄭云認為,動力電池供應緊張,主要集中在高端產能不足。
“比如我們看到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押注三元鋰技術路線,比亞迪和郭萱高新主要采用磷酸亞鐵鋰技術路線。然后,在這些不同的技術路線背后,我們發現優質動力電池供應商只有少數。”鄭云強調,當電池供應大部分集中在以當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時,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爆發式增長,會出現部分供需失衡,報紙上會看到“電池短缺”的說法。
經多方核實,發現動力電池供應緊張,實際上體現為高端產能供應不足,低端產能供過于求的狀態。“從整體數據來看,電池容量依然過剩。但動力電池的供應有自己的規律,每條生產線對應不同的OEM和型號,不能隨便更換,需要時間調整。”電池行業分析師李良告訴。
不少業內人士告訴,在目前的動力電池供應商中,除了當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郭萱高新、蜂巢能源、AVIC鋰電池等可靠的TOP10公司外,其他公司的電池質量實在是難以恭維,這也導致了不少自燃事件的發生。此外,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向高端化發展,需要高質量的動力電池容量。說高端電池容量不足不如說電池不足。
其實“電池荒”并不是聳人聽聞,對OEM的影響也不是很明顯。走訪了位于北京的體驗店Xpeng Motors,銷售人員王楠表示,從銷售方面來看,目前不存在“電池短缺”的情況,用戶可以正常下單,發貨在正常時間范圍內。“小鵬P7(查成交價|參配| 以正極材料為例,有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碳酸鋰價格較2021年同期上漲近一倍,磷酸亞鐵鋰等原材料價格上漲近一半,六氟磷酸鋰價格漲幅最高甚至達到147.8%。據悉,由于鋰資源短缺,近期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再次上漲,并逐步提升至9萬元/噸以上。 真鋰研究創始人莫科認為,在這一波電池原材料漲價浪潮中,大型電池企業囤積了不少關鍵原材料。這樣,在利潤空的壓力下,為了提高電池的議價能力,電池供應商也多少有些“不滿”,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電池荒”。 “電池短缺”什么時候才能緩解? “從長遠來看,動力電池供應不足的問題肯定會得到解決。”鄭云表示,未來,動力電池的主動權不會集中在這些供應商手中。隨著電池公司產能的不斷擴大和換電模式的推廣,動力電池將形成供過于求的趨勢。 然而,解決“電池短缺”的問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鄭云認為,“電池短缺”的解決周期將會比“電芯短缺”更長。“芯片短缺最重要的是解決供應問題,而動力電池短缺不僅涉及到供應問題,還要考慮到調整供應的時間和難度。一些原始設備制造商想要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池。如果更換其他供應商,周期會更長。” 當然,“電池短缺”永遠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按照李良的觀點,“未來動力電池市場洗牌后,只剩下5-10家核心供應商,他們的產能規模、企業規模、資金實力和R&D能力都有可比性。在采購過程中,原始設備制造商不會只專注于一家供應商,因此‘電池短缺’有望得到解決。” 現在,我們可以理解“電池短缺”背后的原因了。高端產能總是稀缺。為了保證自身的供應,原始設備制造商會采取各種形式來爭奪電池。例如,一些原始設備制造商采用戰略約束關系來確保自己電池的供應。6月初,長城汽車
事實上,在未來2-3年內,動力電池廠商將開始新一輪的大規模投資和擴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行業重大投資項目57個,投資金額超過3500億元。“電池短缺”不會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造成傷害,不必過于恐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