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播報:雨季將至 電池安全又被重提
每周超級直播。全國雨季即將來臨。本周南北有暴雨,廣東多地區甚至積水。嗯,老套的問題又被提出來討論了:我們的車怕在積水的路上行駛嗎?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你車內的電池也加劇了大家對安全的重視,尤其是在有積水的道路上行駛或者車輛停在積水中時,“電”字讓很多人害怕。
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在“遇水”問題上有不同的理解。以往水安全隱患基本處于“物理層面”,最大的威脅是排氣系統、發動機、車輛等的密封性。因此,在傳統的汽車安全教育中,涉水高度是最重要的數據。但說到新能源汽車,“問題已經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在很多人心目中,因為電池的存在可能不僅僅是“躺在水里”,甚至還有很多危言聳聽的謠言。
關于防水,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單體電池、管理系統保護和電池組。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新能源汽車中的電池組是由單個電池串聯排列而成的。如果有水進入車內,首先是電池組外部的密封保護是第一步,其次是串聯電池之間的系統管理保護,最里面的部分是每個電池本身的防水能力。
●第一個保護單體電池的防水等級
目前,在眾多的產品防護安全等級中,有一個明確的指標:IP防護等級。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IP67標準,因為這個標準也適用于手機、手表等移動設備。這套標準將旨在測量產品防止灰塵吸入和短期浸泡的能力。目前該套標準下部分工業產品的最高等級為“IP68”,主要出現在軍用和商用產品上。然而,大多數民用產品都達到了“IP67”的最高標準。目前車上的每個電池都至少達到了IP67的標準等級。
在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中,明確指出了新能源汽車單體動力電池和模塊的安全指標和試驗方法。在該試驗方法中,由于含鹽的海水更容易對產品造成腐蝕,電池芯產品應在充滿電的狀態下浸入3.5%氯化鈉溶液中2小時,電池應無火災和爆炸。
新能源汽車使用的電芯產品,除了要經過嚴格的防水測試外,還要經過其他“裸機測試”,如刺穿、擠壓、灼燒等劇烈的測試程序,才能保證電芯本身具有較強的耐壓性,而不依賴任何防護措施。所以用戶擔心的防水問題只是電池單體檢測的環節之一,其他我們可能沒有考慮到的“隱患”在現行標準中已經有了針對性的管理標準。
●第二保護電池控制系統
無論是防水還是防火,電池單元都會因外力而損壞。如果有不可抗拒的外部壓力,電池會因壓力而膨脹。因此,控制電池組內部最重要的安全措施是:泄壓和溫度控制。
泄壓、排氣、恒溫是電池組內部物理布局和檢測控制系統的職責,這也是為什么各種品牌都在強調自己電池控制系統的獨特性,實際反饋的表現是“安全、穩妥、穩妥”。在去年的專欄《尋找電的方法》中,我們重點講解了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內部結構。回顧:“尋找電的方法:追蹤電池從制造到回收的壽命”
但我們也必須知道,內部的電池布局也是一個重要的安全措施,就像在燃油車中,汽油的安全性是由油箱的保護結構來防御的。控制系統監控每個電池單元的實時狀況,但當“危險”真正發生時,電池組中的物理結構為其提供了一個“逃生空的空間”。電池組內部的布局和布置將塑造結構安全基礎,為電池創造更好的散熱和排氣環境。
●第三保護:整個電池組密封保護。
眾所周知,燃油車涉水的“蹲”現象主要是由于進排氣系統的原因,所以車輛出廠時對涉水高度有明確的描述。但由于新能源汽車不需要排氣,在車企對電池組提供額外硬件保護后,涉水能力會優于同級別燃油車。目前部分新能源汽車實際涉水高度可達70厘米,但在上述IPX7標準中,新能源汽車的最大涉水能力甚至可以接近1米的高度。
因此,為了保證車輛行駛時電池組的安全,汽車公司會為電池組提供一個保護框架,也稱為電池模塊框架。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大多布置在底盤上,行駛時更容易接觸到水。因此,保護架將為電池組的高壓部分提供特殊的絕緣保護,以保護涉水、碰撞等外力對電池組的安全沖擊。而且保護架還能達到一舉兩得的作用,在保護電池組的同時,還能加強整個車身的安全性,尤其是側面碰撞造成車身變形的危險,從結構層面實現對整車的安全保護。
目前新能源汽車也有整車涉水測試標準。比如上海純電動汽車準入政策中有一個強制性的DB31T634-2012標準,將模擬車輛的涉水環境,要求純電動蒸汽在15 cm水深以30km/h以上的速度行駛,總涉水時間為10分鐘。然后在30厘米的水深,以大于等于5公里/小時的速度前后行駛,總涉水時間為10分鐘。通過這次測試,也有可能進一步保證新能源汽車有足夠的安全涉水能力。
●電池組的安全性仍在加強。
夏天,除了防水,電池自燃的問題也是目前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但如前所述,當受到不可抗力影響時,熱失控是電池最大的安全隱患,因為目前“針測”被業界乃至汽車企業視為電池安全的最高保障。
此前,比亞迪曾對最新的“刀片電池”進行過公開針刺實驗。結果表明,三元鋰電池在測試過程中燃燒劇烈,表面溫度超過500攝氏度。磷酸鐵鋰電池無明火、無煙,表面溫度200-400℃。最新的比亞迪刀片電池,沒有明火和煙霧,表面溫度30-60攝氏度。最終,比亞迪判斷刀片電池的安全性高于傳統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
但本周,當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的“針刺試驗”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品牌內部人士表示: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主要在于系統熱安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和功能安全,而不僅僅是電池的安全性。現實中的電芯不會被針刺,電池組底部的“鈍刺”和擠壓才是更符合真實場景的測試方法。
認為磷酸鐵鋰電池更容易通過針刺并不是因為技術先進,而是因為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但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對針灸提出了挑戰,但并非不可能。也就是說,通過針測的電池不一定安全,不做針測不代表電池不安全。
超級廣播評論:
過去幾年,在政策法規的引導下,以及車企和電池公司的不斷技術優化,電池安全問題如今在多個維度都有了更高的防護等級。在即將到來的夏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大家很容易本能地將“車輛故障”、“火災”等各種事件與電池安全聯系起來。這背后有我們技術知識的盲點,但也說明目前汽車品牌在加強產品安全方面不能松勁。或許,如果有一天一個品牌能承諾“電池0隱患”,也將是人們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信任的一步。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直降5萬元 全新寶馬X3長軸距版售34.99萬起 軸距2975mm/動力提升
- 2限時售20.98萬起 傳祺E8 Pro+上市 搭載2.0L插混/續航1200km
- 3吉利銀河翼真L380陸地空客系列官圖發布 將于2月下旬開啟預售
- 4售價12.99-15.99萬元 捷途自由者開啟預售
- 5東風納米06預告官圖發布 或搭載大疆智駕?
- 6與DeepSeek深度融合 領克900將于今年二季度上市
- 2限時售20.98萬起 傳祺E8 Pro+上市 搭載2.0L插混/續航12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