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玩笑!搶先體驗滴滴自動駕駛技術
下面的對話來自工作群聊,真的不是開玩笑:“誒?今天和滴滴打車,未來的行程?這是什么?”“會不會是什么奇怪的電動車?”“不行,我得預約。只在上海。這似乎與自動駕駛有關。”“自動駕駛?別傻了,不是輔助駕駛又被逼自動駕駛了嗎?”“那你為什么不約個時間去看一看?”然后就是今天的話題。沒錯,我今天第一次體驗了真正的自動駕駛滴滴專車!
○看文章太累?點擊播放觀看視頻!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 30秒學習全文
1.別看功能差不多,但是輔助駕駛真的不是自動駕駛!關鍵區別在于是否具備真正的獨立執行能力。
2.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在技術難度上完全是兩個概念,每個維度都是兩個概念。
3.目前最新版本的滴滴可以在上海安亭預約自動駕駛體驗,屬于限制開放道路的SAE L4級別。
4.滴滴自動駕駛最大的優勢在于龐大的數據庫,對建模、算法優化、AI都有很大的幫助。
5.體驗結果:滴滴自動駕駛系統更接近人工駕駛體驗。
○輔助駕駛真的不是自動駕駛!
在談今天的話題之前,我先按照慣例給大家簡單講一下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以便更好地理解后面文章涉及的內容。
目前,自動駕駛在全球范圍內還沒有完全開放,這包括兩個重要原因:法律/道德問題和配套硬件/算法問題。前者顧名思義,讓我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如果汽車真的是自動駕駛的,那么事故的責任方是哪一方?輿論會不信任這項技術嗎?另一個問題更復雜。讓我先告訴你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區別。
為了使車輛獨立執行可靠和安全的操作,其涉及的技術領域比輔助駕駛復雜得多。雖然從評級來看兩者的功能差異不大,但既然涉及到自主控制的問題,必然會涉及到更多的傳感器、處理器、算法和執行邏輯,背后的項目遠比簡單的升級開放復雜。
車輛本身可以通過自身的傳感器和控制模塊實現對車輛的外部判斷,但自動駕駛永遠不能單純依靠車輛。在傳感器出現問題或障礙物阻擋傳感器判斷的情況下,單純依靠傳感器棧遠遠不夠,還需要外部設施和其他交通參與者的配合。
簡單來說,除了收集道路信息,車輛也要與其他車輛“溝通”。比如看紅綠燈。萬一前方有大車,車上的攝像頭看不到紅綠燈,可以通過V2X技術獲取紅綠燈計秒的實時數據。或者也有自駕游想合并,旁邊的車恰好也要合并。兩車可以依靠V2X技術來決定誰先來誰后來,從而降低合并在一起時的碰撞風險。
這些海量數據的配合是自動駕駛的基礎。當然,我不是說這樣一切都會好的。就像開車一樣,遇到情況要快速反應,所以數據處理能力尤為重要。這不僅包括車輛本身對于大量數據的判斷和處理能力,還包括網絡環境是否支持這樣的大流量數據傳輸,以及車輛本身的自我學習和提升能力。
關于滴滴自動駕駛技術的那些事○體驗滴滴自動駕駛汽車
科普結束了。接下來我帶大家體驗一下現階段滴滴的自動駕駛汽車,同時說說滴滴在自動駕駛方面的能力水平。
當然,目前這項服務只在上海安亭的袁波路有。這條路也是國內唯一一條自動駕駛測試的開放道路,有V2X配套設施,也是真正的公共道路。所有的社會車輛和行人都可以在這里行駛,車流量很大,甚至偶爾可以看到非常混亂的電動自行車,就像你的門一樣,除了傳感器設施更豐富。
這一整套,加上預算處理模塊的硬件,將花費100多萬輛自行車。所以要想做好自動駕駛,確實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當然,這些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一起上路,聊聊天。
能夠自如應對,自然有自己的看家本領。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這些技術之外,如果我們想讓這款自動駕駛汽車通過AI技術做到“更開放、更智能”,自然會涉及到數據的豐富性,讓自動駕駛程序盡可能知道如何處理各種奇怪的情況。這恰恰是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最大的優勢——豐富的車輛行駛工況數據和道路采集數據。很容易理解。你認為你現在很依賴滴滴打車嗎?滴滴的司機用戶群體龐大嗎?你嘗,你嘗。
對于這些真實的情況,滴滴的自動駕駛技術部門會將其轉化為數據場景,并對駕駛員的操作邏輯進行模擬和判斷,讓自動駕駛程序根據需求進行學習和轉換,完善程序,實現真實的數據轉換和可靠的執行邏輯。
很多用戶都很任性!從幾年前拿到自動駕駛測試牌照開始,滴滴的數據采集肯定是相當夸張的。有很多滴滴司機和用戶的貢獻,也有你我的貢獻。不開玩笑,我們確實無形中為自動駕駛領域做出了貢獻。當自動駕駛流行起來,你我都是貢獻者,這就是大數據的力量。
回頭來看,我們來回答一下網友們關心的自動駕駛問題。這里最關心的自然是安全。從判斷速度來看,機器肯定比人快,但如何做出準確的判斷和執行,會涉及到AI的學習能力和數據量,也就是說數據越豐富,算法越聰明,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執行的操作就越合理、準確。
此外,除了擔心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外,廣大網友對未來出行也提出了很多看法。其中,“智能化”、“網絡化”、“電氣化”是很多人對未來出行的愿景。未來出行配置方面,前幾票都與主動安全和輔助駕駛有關。從這些方面來看,自動駕駛似乎是解決未來出行最關鍵的一步,因為除了“電氣化”之外,或多或少都與自動駕駛有關,一旦自動駕駛普及,這些問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
○編輯評論:
經過這次體驗,我再次感受到自動駕駛離我們越來越近。實現自動駕駛并不像一些車企說的“OTA一下子把L2升級到L3”那么簡單。這項技術任重而道遠,需要多方合作和大量的數據積累,車輛永遠不可能僅僅靠個人的存在實現自動駕駛。當然,如果你和我一樣好奇,想體驗一下,只需要升級到最新版本的滴滴,就可以預約在上海體驗,其他城市也會陸續開放。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直降5萬元 全新寶馬X3長軸距版售34.99萬起 軸距2975mm/動力提升
- 2全新外觀造型 或4月上市 奇瑞艾瑞澤8 PRO官圖發布
- 3騰勢Z9系列推出限時權益 1萬元增配雙腔空懸/主駕主動側翼支撐
- 4比亞迪智駕版廣州上市 全民智駕普及中
- 5GL8陸上公務艙享限時價 起步價18.99萬元起
- 6零跑公布智駕計劃 稱有激光雷達才是高階智駕
- 2全新外觀造型 或4月上市 奇瑞艾瑞澤8 PRO官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