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涉水熄火和排氣管進水無關!
隨著雨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車輛涉水的問題。身邊很多朋友問我:“身邊的人告訴我排氣管不能泡在水里,不然會傷到發動機,容易熄火。這是真的嗎?”其實這個爭論已久的問題,我以前也質疑過。直到公司組織的一次駕培,我才意識到原來的傳說都是謊言!其實排氣管泡在水/水里沒關系,關了還是傷車!
在攝影師眼里,雨季是這樣的...
然而,在司機眼里...
傳說:“此時排氣管一定不能進水!會熄火,會傷害發動機……”
基本上每年下大雨的時候,身邊的朋友都會討論這個話題,來源也不一樣:什么鄰居王叔叔,隔壁的兄弟,教車的老司機,三叔等等。大家都認為下雨天開車一定不能讓排氣管進水或者起水泡,否則會熄火或者傷車!另外還有一派說法,只要水深不超過進風口高度,就可以正常涉水。兩者可靠嗎?今天,讓我們一個一個解開這個謎題!
其實:“只聽說游泳嗆死了,沒聽說菊花淹死在水里……”
這個比喻還是早年參加駕培時教官開的玩笑,但也是這句話道出了車輛涉水熄火的根本原因。眾所周知,在實際駕駛過程中,只要發動機不熄火,排氣管就會不斷排出廢氣,廢氣會阻止積水進入排氣管。
比如當時訓練的時候,我們試圖把車開到附近的池塘,讓排氣管完全沒入水中。這時,如果發動機不熄火,我們會看到排氣管里不斷冒出氣泡。這說明排氣系列在車輛行駛時不斷向外排氣,根據氣壓原理,水不可能倒回排氣管。
之后,我們進行了一個更極端的實驗,將車輛熄滅,然后靜止一會兒,再次啟動車輛。一切都很順利,車輛沒有發生任何異常。實驗證明,當排氣管不在水中時,進入排氣系統的水不會影響車輛的重啟。當然,我不否認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會對排氣管造成腐蝕,但短時間內,流入排氣系統的水不會影響車輛啟動,也不會影響三元催化。那么,你的車為什么會在涉水過程中熄火呢?
說真的:你的車為什么會在水里熄火?
就像上面的比喻一樣,游泳的人只會因為嘴里嗆水而淹死,汽車也一樣。眾所周知,發動機是通過油氣混合后進入氣缸燃燒來驅動車輛運行的。但當油氣混合物與水混合后,會因為“被水嗆到”而導致車輛熄火,嚴重時甚至會直接導致發動機連桿彎曲斷裂。為什么呢?因為油氣混合物可以壓縮、燃燒和排放,但水不能壓縮...
其實不管是什么車型,在發動機啟動和運轉的過程中,都需要保持進氣口通暢,無論是因為車速過快,導致水流被推上,無法通過進氣口,還是因為涉水過程中其他車輛掀起的波浪,導致水流進入進氣口。以上兩種情況都會導致發動機熄火,嚴重時會直接導致缸內積水和連桿報廢。
抬杠:有人說水會倒流進排氣管?
眾所周知,一般的涉水大多是降雨造成的。這時,路面上的水壓遠遠小于排氣壓力。另外,排氣系統的長度和中間消聲器包的設計,只要發動機不熄火,積水一般不會倒流進排氣管。即使你在涉水時被人為關閉,水流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樣快速通過排氣尾段、中段和消聲器包,從而流入排氣管深處,更不用說很多人誤解的三元催化轉化器的損壞。
困惑:不要相信最大涉水深度。
每個車廠都會為自己的車型設定最高的涉水深度,這在無數的評測文章中都有體現。尤其是對于SUV車型,很多車廠會特別強調自己的涉水深度有多高。但我想說,這些只是理論高度,是在恒定環境下測得的數據。在實際駕駛中,速度、路況以及周邊車輛帶來的波浪都會導致涉水環境的變數。
廠家給出的涉水高度沒有參考嗎?不是,經過我們的調查,一般來說大部分車輛的水深都在30cm以內,基本是半個輪子的高度。在這個時候,你必須慢下來。對于至關重要的進氣部分,一般高度在70cm左右,基本是發動機蓋的高度。實踐中,只要發現水深超過保險杠高度,就得停下來等雨停了再說。真的有急事。我教你一招:“不要開慢!肯定沒問題。”
走吧,沙子,慢慢走總是對的!
如果知道發動機為什么會熄火,涉水時要多加注意,比如速度。涉水時,我們需要保持盡可能低的速度。如何衡量?車速過快不會推高車頭的水位。
無論手動擋還是自動擋,涉水時都要切到最低擋。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控制車速,也是為了利用發動機的最大扭矩,成功越過可能遇到的障礙物,通過涉水路段。第二就是要盡量慢!
尤其是下坡路段,車頭向下傾斜,速度過快只會讓水更容易進入進氣管。雖然少量的水是可以的,但是附著在空濾清器上的水可能會導致濾芯膨脹,從而增加進氣阻力,導致發動機熄火。保持低速還可以防止車輛前部形成水墻,從而推高水位。
最后就是觀察周圍有沒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大型車輛,比如公交車和卡車。雨天盡量不要離這些車輛太近。這些大車推動的波浪可能會瞬間淹沒你的引擎蓋。另外,要小心對面的車輛,防止他們把水推到你這邊。
綜上所述,遇到大雨可以盡量不要開車,如果真的有事要開車,也要提前了解路況,盡量避開涉水較重的路段,比如凹陷路段、環路、立交橋路段等。還有,涉水時不要盲目跟隨著前面的車。一旦你前面的車不準確知道水深,你就應該跟著它走。當你前面的車發現危險時,很可能你已經跟著它下水了。
編輯:涉水?“選擇+慢慢來”就夠了。
事實上,在我看來,涉水和沙漠中的越野是一樣的。一條路線,選擇合理路線,規避風險是前提,避開深涉水路段是最佳選擇。如果沒有,我們來談談涉水。除了評估自己車輛的涉水能力和涉水深度,還要關注路段的起伏、周邊車輛的情況,控制車速,緩慢均勻通過。
最后,不要看著別人沖進水里加油,你會盲目跟隨。不同車型涉水能力差異明顯,一定要仔細觀察后再做決定。考慮到這幾點,基本上沒有什么大問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全新外觀造型 或4月上市 奇瑞艾瑞澤8 PRO官圖發布
- 2直降5萬元 全新寶馬X3長軸距版售34.99萬起 軸距2975mm/動力提升
- 3至高降17.3萬元 奧迪Q7限時售45.99萬起
- 4騰勢Z9系列推出限時權益 1萬元增配雙腔空懸/主駕主動側翼支撐
- 5東風日產推一口價活動 軒逸最低6.98萬元起
- 6比亞迪2027年啟動固態電池批量裝車 2030年大規模應用
- 2直降5萬元 全新寶馬X3長軸距版售34.99萬起 軸距2975mm/動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