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8-10月新能源市場持續平穩增長
2021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突破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銷占汽車產銷總量的比重分別達到9.7%和9.4%。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5.6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21.2萬輛,同比增長1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4.4萬輛,同比增長110%。接下來我們來看看2021年6月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指數的詳細解讀。本期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指數統計周期為2021年6月1日至6月30日。
2021年第二季度,在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銷售結構中,微型車、SUV和緊湊型車占比分別約為36%、29%和1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排名前三的車型分別是SUV、緊湊型、中型和大型,占比分別約為51%、23%和16%。6月,MINI、特斯拉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Model Y(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秦PLU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DM等車型銷量領先,分別為3.01萬輛、2.53萬輛、1.16萬輛、0.93萬輛,約占總市場的29.8%。新造車勢力中,蔚來、小鵬、理想分別為8,083、6,565、7,713,分別實現了116.1%、617%、320.6%的同比增長。
《不同等級純電動乘用車性能》
《不同檔次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性能》
6月新能源汽車行業共識指數為105點,較上月下降2點,較去年同期上升5點,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火熱。根據先行指數預測,2021年8-10月新能源汽車市場處于平穩增長狀態。個人是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主導力量,消費占比從2021年的53%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77%。
純電動汽車的個人用戶集中在微型車和SUV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主要集中在SUV車型上。隨著新能源緊湊型乘用車產品的多樣化和性價比的提升,緊湊型家用轎車的市場份額有望逐步擴大。6月是傳統的淡季,車芯片短缺的問題還在繼續。疫情的反復和雨季的洪水對車輛的生產和銷售都有一定的影響。
對于新能源車企,有的車企安排高溫假期。預計第四季度芯片整體供應將有所回升,廠商將加快生產步伐。對于經銷商來說,要理性估計實際市場需求,積極防控疫情。滯后指數在2021年6月繼續上升,回升超過115點,持續驗證了前期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復蘇的預測符合實際。
《新能源汽車產業共識指數和基準指數》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致性、領先性和滯后性指標”
2021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持續復蘇,GDP增速超過12%,居民整體收入明顯恢復,有利于汽車消費市場的復蘇。新能源汽車政策體系引導著國家層面與地方政府領導相結合的發展趨勢。在國家層面,繼續從延長補貼和車輛購置稅免征年限、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和公共區域電氣化等方面發力。
在地方層面,地方政府從以舊換新、車輛置換補貼、路權管理、健全充電停車服務等方面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結合當地財力、產業特點和交通條件。在乘用車市場,以上海、北京為代表的一二線城市仍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消費人群。與此同時,三線及以下城市新能源汽車的增加非常明顯,存在巨大的市場擴張空。商用車市場方面,近年來,在不斷探索的技術發展和應用場景中,公交市場新能源滲透率最高,城市物流車、專用車電氣化速度快,潛力大。
2021年,地方國家四限政策和國家“雙碳”戰略將繼續推進,這也將加快商用車電氣化步伐;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已進入密集制定期和發布期。消費者對汽車智能互聯新技術充滿期待。在L2級自動駕駛滲透率不斷提升的基礎上,企業正在圍繞電子電氣架構、高算力芯片、車載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和產品打造差異化和競爭力。與此同時,智能網聯的獨立產業鏈也在崛起。
2021年上半年,由于全球芯片供應緊張,汽車企業生產節奏受到影響。芯片短缺危機已持續半年多,汽車芯片短缺在第二季度達到高峰。預計三季度會逐漸緩解,四季度整體供應會有所恢復,但仍存在一定風險。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消費的上升導致上游原材料需求旺盛,刺激了鋰電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進一步加劇了動力電池行業的洗牌。
展望2021年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有望保持穩定好轉,為新能源汽車消費奠定堅實基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正在好轉,但仍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弱、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突出問題。全球疫情反復、芯片供應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也將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產生不穩定影響。但圍繞“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半年中央和地方將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全年繼續推高新能源汽車景氣度。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